橘子不酸也不甜 作品

第197章 天糧!

然而此時此刻的林雨柔卻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覺,她全神貫注地注視著眼前早已準備就緒的農夫們,眼中閃爍著充滿期待的笑意。

吳媽站在田邊,眼神堅定、聲音洪亮地下達命令:“起土!”

伴隨著這聲清脆而又響亮的號令聲,挖掘土地的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農夫們聽到指令後紛紛行動起來,他們手持工具,幹勁十足地投入到挖掘工作之中。

田埂邊聚集著許多人,他們一個個伸直了脖子,目光緊盯著正在勞作的農夫們,臉上露出好奇與期待的神情。

儘管並不清楚這些人究竟要做些什麼,但從現場緊張忙碌的氛圍可以看出,這裡即將發生一件重要的事情。

當一擔擔沉甸甸的土豆被抬出來並逐一過秤時,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瞪大了眼睛,情緒也變得愈發激動。

那些懂得農業知識的人更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心中彷彿燃燒起一團火焰,如同這炎熱的天氣一般熾熱難耐。

最後統計數據出來。

一畝地竟然收穫了整整二十五擔土豆!

要知道,一擔就有 100 斤重,那麼二十五擔就是足足 2500 斤啊!

按照官府的計量單位換算,大約相當於 21 石!

天啊!

眾人目瞪口呆,嘴巴張得大大的,滿臉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一大片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的植物,心中暗自嘀咕:“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天糧嗎?居然能長出這麼多果實!”

人群開始騷動起來,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叫土豆的玩意兒到底是啥寶貝疙瘩呀?咋能結出這麼多果子來呢?”

“我活了大半輩子,還從沒見過哪種莊稼能有這般驚人的收成!”

人們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好奇的光芒,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對於這個前所未見的農作物,他們既感到陌生又充滿期待,同時對日後的豐收年景滿懷希望。

一時間,歡呼聲、讚歎聲響徹雲霄。無數百姓情緒激昂,難以自持。

畢竟,畝產 2500 斤的概念實在太過震撼人心——他們深知這意味著今後不必再為溫飽問題發愁,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繳納完賦稅之後還能有大量餘糧留存,從此告別那種終日以水充飢、靠稀粥度日的苦日子。

一想到這些,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終於有人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高聲喊道:“鎮國夫人,快告訴我們吧,這地裡種的究竟是什麼神奇之物啊?產量如此之高,莫非真的是上天恩賜給我們的寶貝——天糧不成?”

平西王開口問道。

他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思議地望著滿地堆積如山的土豆,整個人彷彿被定住了一般,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仍處於夢境之中。

"沒錯,鎮國夫人,這些土豆的產量實在是高得驚人啊!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土壤才能種出這樣的好莊稼呢?還有,它們需要多少水和陽光?會不會很耗費地力呢?"

李林翰快步走上前去,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語氣中難掩興奮之情。

這位李大人果然夠專業,相比之下,那個只會說"握草"的平西王簡直就是個門外漢。

"這種農作物叫做土豆。土豆的收穫時間會因種植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通常情況下,春天種下的土豆會在六到八月份成熟收割,而秋天播種的則要等到十月份到十二月份才能採摘。此外,土豆對各種土壤類型都有一定的適應性,但最為適宜的還是那些質地疏鬆、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地。同時,土豆非常喜歡陽光,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林雨柔詳細地介紹著土豆的生長特性,毫無保留,知無不言。

"原來如此,夫人,恕我冒昧,我還是想請求您......"

李林翰躊躇許久還是開了口。

“李大人不必客氣,妾身原本便有意將這土豆向外推廣,現今您和平西王皆親臨此地,倒是讓妾身免去了一番口舌之爭。”李林翰與平西王對視一眼,紛紛頷首表示認同。

“如此甚好,有勞鎮國夫人!”

二人寒暄數句後,便開始商議起後續領取種苗以及全面推行等具體事宜。

待到一切安排妥當,李林翰忽然指向毗鄰田地中的另一種作物,好奇地問道:“敢問鎮國夫人,那又是什麼稀罕物事?”

林雨柔微微一笑,答道:“此乃紅薯,於春日下種,約摸四至五個月後,即九、十月間便可收成。其每畝產量可達三千至五千斤之巨,實乃難得一見的高產農作佳品。”

“畝產竟達三千至五千斤?豈不是二十五至四十五石?”

聽聞此言,李林翰和平西王均驚得合不攏嘴,下巴險些掉到地上。

旁邊的圍觀群眾聽到林雨柔的話也驚呆了,回過神來望著那地裡的紅薯分外眼熱。

所有人都激動異常,除了十六大世家之人,他們神色冰冷,眼珠轉動,不知在想些什麼。

"除此之外呢,妾身計劃在此處廣泛栽種各類農作物,像小麥、棉花、油菜籽、黃豆、蠶豆、青瓜、香瓜、西瓜、西紅柿......"

林雨柔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未來的農業藍圖,那繪聲繪色的模樣讓在場的兩個人全神貫注、興致盎然。

或許,一個人人都能填飽肚子的嶄新時代即將在林雨柔手中變為現實!

李林翰內心澎湃不已,因為作為一名讀書人,他畢生追求的理想不正如此嗎——讓每個人都能夠衣食無憂、安居樂業,並最終實現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景!

“鎮國夫人真是當代罕見的奇才啊!倘若按照這個規劃持續推進並付諸實踐,那麼我們長安郡必定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盛局面,而且肯定能夠吸引大量內陸百姓紛至沓來,在此定居成家立業。也許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成功改變羌地現有的民族構成比例,到那時這裡將會變得跟大梁國內其他地方一模一樣!” 一同前來的諸位將領們顯然想得更為長遠周到。

的確,長安郡位置偏僻遙遠,與大梁國境相距甚遠,無論是風俗習慣還是日常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

羌族向來以遊牧為生,追逐著水源和草地四處遷徙,甚少有人從事水稻或粟米種植。起初佔領這塊土地時,他們還曾因缺乏糧食草料而憂心忡忡。

然而如今情況已然截然不同——不但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甚至還有餘力開展對外貿易;同時擁有了充裕的糧草儲備後,他們再也不必擔憂征戰時會受到後勤部的牽制束縛!

如此化腐朽為神奇的竟然是一個婦人,這誰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