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開發

 1638年十月,華夏在輪臺發現了大型石油礦藏,隨後又往西繼續勘探,相繼發現大型油田多處。 

 1638年十一月,首支羅布泊探險隊從哈密出發,抵達羅布泊深處,發現了巨型鹽礦。 

 1638年十二月,華夏在姑墨北面的天山發現了大型鐵礦、煤礦。同月華夏控制且末、于闐的和田玉礦。 

 華夏隨後組織了大型的開發性移民團進入,除了石油和軍工複合體外,其他礦藏開發全部對民間開放,稅收優惠政策持續十年,很多在大明故地的商會紛紛組織移民團前往西域南部,還有建築公司、路橋公司、運輸公司,鋼鐵冶煉公司等,當然在西域開墾種植園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前十年免賦,收穫多少都歸自己,西域南部可以種植很多種作物,稻穀、小麥、玉米、土豆、紅薯、花生、黃豆、尤其是棉花,水果的產量巨大,品質優異,棉紡織廠、毛紡織廠都可以大批建立,養殖產業和加工產業也具有深厚的基礎。 

 而這些產業一旦建立起來,產品加入西亞、歐洲貿易大循環,市場是非常大的市場,至少上億人口的衣食住行需要的產品,以華夏現在初步的工業化生產率,生產能力是滿足不了生產需求的,而距離西亞、中亞、歐洲更近的西域的開發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了,這是一個重要的補充,而且貿易成本很低,不用從華夏大後方遙遙數千公里運輸過來,也不用再去運輸礦產原料,當地開採,當地加工,立足於本地的特色資源發展產業,和華夏大後方的很多特色產品並不重複,而且互補,國內貿易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生產力的發展是穩定的第一要素,民族政策的對路會讓邊疆的安全形勢全面改觀,現在是隻有二三百萬人口需要思想改造,正是最佳的時機,雖然路途遙遠,投入巨大,但是相比於今後人口翻幾倍後再開始改造,這投入只是毛毛雨。李天的想法就是既然佔領了西域,這裡就是華夏永久的國土,再也不讓這塊寶地丟失於敵手,讓它成為華夏西部的糧倉、工業基地、戰略安全基石! 

 收復西域南部共俘虜了近十萬各族士兵,經過甄別後紛紛押往南北兩線分段修路,輪臺的石油冶煉廠迅速建立,大批瀝青被運往南北兩線,只是走四輪馬車的路面要求不高,道路開始以穩定的速度延伸,一段段連接上再繼續向兩面推進,開發西域南部刻不容緩,制度和宗教改革也勢在必行,李天的想法很簡單,這些事總要有人去做,越晚做越被動,成本也是翻倍增加,所以咬著牙也要做下來! 

 好在華夏只要投入道路建設的資金,其他的產業開發都由民間資金來開發,華夏提供優惠政策並且做好監察就好了! 

 華記珠寶商行以鉅額資金獲得了和田玉的開發權,礦藏有序開採得到了保證,至少幾百年後還有珍貴的礦石可供開採加工,並且雕刻成國寶級的藝術品。 

 華夏在西域南部的穩定和開發是在歐洲內戰相持不下的大前提下展開的,而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在地中海地區也是反覆拉鋸,並且和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匈牙利等國正中南歐大戰不止,南斯拉夫地區都是戰場,本來和西面的俄羅斯還在爭奪頓河流域、基輔地區,現在後金橫插一腳,對俄羅斯、克里米亞、波蘭、奧斯曼帝國都不買賬,誰惹它打誰!在頓河平原地區,論騎兵集群戰力還就是後金最強,暫時是沒人打得過。世界上主要軍事力量面前都處於戰爭或者即將戰爭的狀態,地區的強國只剩下了印度和波斯兩個,戰力中等偏上,兵力各有幾十萬人,但是都和華夏不是直接的戰爭狀態,印度是幾個王子爭奪王位無暇顧及,波斯帝國是陸地不接壤,海軍打不過,所以暫時沒有大戰的可能性,而對印度、波斯構成威脅的西域南部收復和開發就是一個戰略窗口期。人民軍放下西域北部一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地區不動,一定要先拿下西域南部也是有著這樣的戰略考量,當然準噶爾部雖然是一個名義上統一的汗國,但是各部族首領其實並不完全聽命於準噶爾大汗,現在那個在滿清康熙年間縱橫西域的葛爾丹汗還沒有出生,準噶爾部事實上的統一還沒有完成,而且從地形上看準噶爾部基本上無險可守,數千裡的大草原可以讓騎兵縱橫馳騁,而人民軍騎兵的戰力和規模已經對準噶爾部騎兵形成了碾壓之勢,除了西南面的石油產區,其他地區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開發價值,所以是暫時可有可無的,戰略上有北海戰區、西部戰區從西北東三面包夾,現在南面也被人民軍佔領,所以準噶爾汗國已經是砧板上的肉,華夏隨時可以切割,要麼投降歸附華夏接受改造,要麼被消滅被動接受改造,再沒有其他的出路。沒有能和俄羅斯、滿清對抗的葛爾丹領導,準噶爾汗國大汗的戰略眼光僅僅侷限於和哈薩克汗國、葉爾羌汗國爭奪一些地盤的境界,對華夏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小,現在基本上是等於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