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襄陽

 李天一著急,帶上盈盈、馬瑞鳳、張同敞、孫傳庭等人出發了,到達松江後換乘內河艦隊的四百噸級快速艦,直奔石柱而來。盈盈是看看華記的產業,馬瑞鳳是回孃家,張同敞、孫傳庭是將要成立的西南戰區的指揮官,一個司令員,一個政委,再加一個“玩死你”的參謀長,西南戰區就齊了! 

 當然秦良玉將軍也隨隊回石柱了,這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將,好戰的基因深入骨髓,比之很多男人都不遑多讓,好在她熟悉這邊的情況,李天也就隨她了,憲兵的事情都甩給了孫承宗、袁可立倆老頭,氣得倆老頭鬍子都翹起來了!人民軍中都知道,秦良玉將軍哪裡一打仗就往哪裡去,當然是去“監察軍紀”的,如果不是北海太遠,她早跑北海去了! 

 張同敞,名相張居正的曾孫,祖居江陵,是世襲的軍戶後代,張居正的父親當時是襄王護衛。有明一朝,除了太祖時期設宰相職位,後續的成祖就撤了宰相一職,而是設內閣輔政,目的是加強皇權,削弱相權,內閣只是皇帝的秘書處,沒有實權!只有張居正這位大明王朝的續命人,做到了沒有宰相之名而執宰相之權,大力整頓吏治,加強官員的考核監察,統計天下田畝和人口,清查偷稅漏稅的田畝、人口,打擊豪強劣紳和藩王,就連曲阜孔家偷稅漏稅,放高利貸侵佔民田,縱奴行兇也被這位鐵血宰相給收拾的服服帖帖,大明王朝在張居正執政的十年中吏治為之一清,每年賦稅達到了一千六百多萬兩,糧食儲備充足,又用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加強軍備,整頓邊防,蒙古韃子十幾年不敢犯邊!可以說是中興之勢已成,張居正嘔心瀝血,強勢整頓朝廷的貪腐,大力提拔能臣幹吏,為萬曆小皇帝兢兢業業,打下了中興的基礎。萬曆十年,張居正死在了努力了十年的崗位上,是心力俱盡,身體衰竭而死,死前連續便血三個多月,父喪不能丁憂,回家奔喪也沒有停止處理政務,基本上來說是累死的!時年張居正五十八歲,這位軍戶出身的大明探花郎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 

 張居正死的時候,大明戶部的國庫裡存銀二千多萬兩,各地的官倉堆滿了糧食,戚繼光整兵薊鎮,李成梁虎踞遼東,可謂是國富兵強,只要堅持二十年,不說恢復太祖、成祖的盛世,最起碼打敗女真這個人口幾十萬的小部族那還是很輕鬆的。 

 張居正一死,被他強勢處理的貪官汙吏、豪強權貴都跳了出來,彈劾如潮!而萬曆這個他一手教出來的小皇帝,卻對張居正進行了無情的反攻倒算,推翻了張居正好不容易建立的強國政策,吏治也隨之崩塌式腐敗,基本上就是無官不腐!而張居正則是被掘墓鞭屍,五個兒子死了四個,只有五子張敬修沒有進入官場得以保命,其他的侄孫輩在幾年後,盡數發配大同、榆林戍邊,近三十年的時間裡,被餓死虐待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