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竅俱通 作品

第46章 大戰開始-火力覆蓋

 雖然北元定點摸排收集信息也很費時間,但是要比明軍那種瞎貓撞上死耗子的速度要快很多,明朝軍隊有的時候之所以快速解決戰鬥,便是找到了其中一些牧民的小據點,將其抓住之後,便讓其為明軍帶路。 

 後來朱棣五徵漠北,三大營中的三千營,便是蒙古人和漢人混編的騎兵,那些軍隊中的蒙古人便是嚮導,可以快速的帶領明軍找到其他蒙古人的聚集之地,然後犁庭掃穴,一舉殲滅。 

 有著火炮的加持,只要被明軍的主力找到,那麼便是一邊倒的屠殺,騎兵的衝鋒在火炮的轟擊之下,幾乎沒有半點的抵抗之力。 

 北元掌握動向偷襲是最好的方式。 

 因為確定東南方向,王保保的弟弟金剛奴在排查幾個水草豐美的地方之後很快就鎖定了明軍大部隊的位置,當即隱匿於遠方丘陵的背後等待深夜。 

 “留下哨兵注意四周的環境,其他的人休息不可卸甲,等到了深夜我們再醒來,到時候在馬蹄之上包裹棉布,手持長刀衝擊明軍大營的側翼,不論成不成功,襲擾之後馬上後退,等待大軍支援。”金剛奴發佈命令。 

 金剛奴正在制定作戰計劃,突然間,幾個黑點闖入了他的眼簾之中,黑點隨後落在了明軍的軍營之中。 

 “什麼?明軍居然也有哨鷹,這下可糟糕了,看來我們的哨鷹是明軍用哨鷹襲擊的。”金剛奴猜測。 

 “馬上向大將軍傳令,讓他兵分兩路,夜間前進,其中一路由老弱婦孺組成,點燃火把吸引注意,另一路注意隱藏行徑千萬小心。” 

 明軍由於四處撒鷹。所以搜查的位置並不細緻,並沒有發現北元小股勢力,北元由於知道適合駐紮軍隊的位置定點撒鷹,雖然知道了駐軍的位置,但被明軍擊殺,傳不回消息。 

 “大將軍,我們釋放了不少的哨鷹,但還是沒有找到北元大軍的位置,只有一些零零散散散散的牧民和小隊伍。” 

 “不能因為一些小隊伍的牽引,就錯過了正確的行軍方向,我們並不是突進,而是引誘敵方主力南下。如果我們找不到元軍,就讓元軍來找我們。” 

 “大將軍此話何解?” 

 我們的斥候身懷千里鏡,腳下汗血馬,他們的目的便是四散搜尋北元軍隊的位置,一路上發現過元軍不少的哨鷹,然後只擊落我軍方向的哨鷹,這樣北元人要不了多久就能找到我們的方位。 

 “如果不擊落哨鷹,他們想要找到我們的位置,不是更快嗎?”藍玉問。 

 “藍玉,你小子真的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殲滅一切有生力量,毀滅或掠奪所有的資源。這是漢王殿下和皇上給我們的旨意。” 

 “北元人的哨鷹就相當於他們的眼睛,不光可以用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其他的軍隊,現在我們想要誘敵深入,他們自然可以追蹤作戰。但如果他們想要躲避,有這些哨鷹存在,那我們想要追殺也是難上加難。” 

 “殺死北元人的哨鷹就是拿弓箭戳瞎他們的耳目,不管是對他們的軍事實力或者是消息蒐集渠道都是一種重大的打擊,哨鷹有價無市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貴,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像馬群一樣快速的生產補充,需要捕鷹獒鷹等一系列的工作。” 

 “殺死也是對北元人的打擊。” 

 “話說如果不是漢王殿下給我們的神器,我們也難以將那飛在高空之中的哨鷹打下來。” 

 “什麼?” 

 “我記得百戶以上的軍官全部都配備了千里眼。一般人兩百丈之外也難以看到人影,但是擁有了千里眼之後,我們的視距可以增加到五里甚至十里,可以站在那高高的眺望臺之上,掌握周邊二十里的軍情動向。” 

 千里眼就是朱林按照軍地兩用人才之友上做出的望遠鏡,望遠鏡是十七世紀的時候才發明的,也就是明朝末期。但是現在提前出現了。 

 成像原理很簡單,有目鏡和物鏡兩個物鏡是凸透鏡,大一點可以聚集物體散發出來的射線,將射線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然後再用目鏡將像放大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再通過折射的原理倒轉過來,便可以實現遠距離觀察。 

 後來經過明朝軍械局官方研究和改造,甚至在望遠鏡上標識了刻度,可以看到十里之外的景象。放大倍數也增加。 

 有了望遠鏡,朱林就將望遠鏡配備給軍隊,甚至製作出了狙擊弩,威力極大,利用絞盤和凸輪的原理弩箭殺人可達到三百步,這是正常弓箭射程的一倍,就是憑藉著這樣高精尖的武器,才將敵人的哨鷹擊落下來。 

 大規模軍隊作動靜是震天響,可以提前察覺,但是小股規模的偷襲和運動作戰就需要這種望遠鏡的幫助。 

 金剛奴以為自己行蹤詭秘,一小夥人悄悄的躲在三里之外的丘陵上以為沒人發現,實則是他們的動向,早就被明軍用千里眼捕捉到。 

 明軍之所以沒有行動,就是在等待他們的行動,看看敵人有什麼目的,最好能將敵人的大部隊引過來。 

 “也就是說,我們察覺到了敵人的動向,敵人也找到了我們的老營。” 

 “不錯,從現在開始,所有的軍人操練時間加強,枕戈待旦,睡覺之時,禁止卸甲外鬆內緊,時刻觀察周圍的動向。 

 之後的幾天裡,每天夜裡都有小股的敵人從三四個方向接連不斷的吸引大明的大軍起,明軍先積極應對,甚至是出營追擊。隨後,或許是因為疲憊變得遲緩。 

 大明表面上疲於應對,但是所有的疲憊都是裝出來的,其實已經養精蓄銳了很久。 

 因為這個襲擾戰術最初的使用者不是別人,正是徐達,早在他洪武元年第一次剿滅元朝的時候,就採用了這種辦法將元軍打敗。 

 金剛奴的這種做法簡直就是關公門前耍大刀,而且明軍知道他們都是小股部隊,甚至連闖入大營都做不到,只能不斷的製造恐慌和聲勢,因此,大明的外部人員時刻警惕,內部人員卻安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