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朝廷爭辯

 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剛剛透露出北伐的意思,底下的大臣便紛紛跳出來反對。 

 大臣們直接分為兩派,武將紛紛表示支持,一呼百應,文官則是全體的犯難,不願意打仗。 

 朱元璋像是早就預料到了一切一樣,只是冷眼旁觀,並沒有發話。 

 “肅靜。”王景弘冷冷的開口。 

 “咱不是在和你們商量,更不是在徵詢你們的意見,只是在通知你們五日之內,我要兵發四路由戶部核算錢糧,給我一個結果,如果有人不想當這官了,趁早走人。” 

 “不可啊,皇上,這幾年國庫空虛,好不容易休養了兩年,如果再一打仗,戶部的錢糧又要清空,如果再遇到什麼災害,我們便毫無應對的辦法。”戶部尚書張旭說。 

 “不錯,北元並沒有大肆的進攻,我們我們師出無名呀,沒有正經的名分,百姓們不會支持。”禮部員外郎王緒說。 

 “有什麼不能打的,你知不知道蒙古的鐵騎經常犯邊?動不動就會擄掠百姓,你們知不知道周邊的百姓過的是多麼水深火熱的日子?要不要把你們派到邊疆去體驗體驗。”朱林冷冷的開口。 

 “兵部尚書安統,準備和戶部進行對接,一起核算錢糧,由你們擬定作戰計劃,這次分為三路大軍。” 

 “糧餉何來?”大明一年收入不過兩千萬兩,給陛下修皇陵,供養宗室勳貴以及發放官員糧餉,今年南巡打了一仗,剿滅白蓮教花費了一百萬兩,還要留存下來一些白銀。山西和陝西遭遇旱災,糧食欠收,如何打仗?” 

 “發兵五萬,已是極限。” 

 “咱這次準備起兵十萬,騎兵三萬,步兵七萬。” 

 “如果想要徵兵十萬,還要配備民夫,讓他們來運送補給,起碼要三十萬人,用三人供養一個士兵,一旦打仗不能快速解決,甚至要拖欠今年的糧食種植,這對大米又是新的損失。”方克勤說。 

 “從河北山東調集糧食,這樣可以比從河南調集糧食,縮短補給線,減免一些負擔。” 

 朱林一聽,就知道事情已經沒有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了,這次老朱出兵直接增加了兩萬多人,看來真的想畢其功於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