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214章 臺灣海戰

 且說日本任命的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到了臺灣辦理交接事宜,被劉銘傳、唐景崧拒絕。回到國內便叫囂著出兵臺灣,狠狠打擊清國人。 

 伊藤博文內閣商討了幾天,最終還是決定出兵臺灣。原來奕匡已秘密派人聯絡日本,大清朝廷將嚴守中立立場,縱使韓林想出兵,也要考慮國際影響。另外大清南洋水師將秘密為日軍提供幫助。 

 日本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好不容易戰勝清國,割讓了這麼大片的土地,因為韓林的威脅,總是憂心忡忡。既然大清的內部鬥爭激烈,此時正是強行佔領的好時機。 

 準備了數日,由東鄉平八郎帶領一支艦隊前去攻擊臺灣水師,臺灣水師主力為十艘先進的兩千噸級軍艦外加上海造船廠生產的兩艘定遠級軍艦,五艘老舊的法國俘虜艦。 

 日方估算,臺灣水師出去檢修保養的、澎湖列島巡邏的,可以出動與日本一戰的最多五艘。一算兵力,參照黃海海戰,日本此次出動二十艘主力艦,爭取一戰將臺灣水師全軍覆沒。 

 前幾日,臺灣巡撫衙門接到南洋水師要在臺灣南部的高雄補給船隻的消息。劉銘傳納悶,往日與南洋水師並無接觸,平時補給檢修也多是在廣東。但考慮到都是大清的子民也就同意了。 

 南洋水師水手上岸多有酒後鬧事之事發生,當地縣衙按法律懲治,雖然水師方面並無意見,但打架之事越來越多,不得不防,一方面命令臺南駐軍派出一千人維持治安,一方面又從基隆的臺灣水師裡抽調兩艘鞍山級、一艘定遠級軍艦前去防備。 

 如今臺灣水師的十艘鞍山級軍艦,兩艘駐紮澎湖列島,一艘巡視臺灣南部海域,三艘處於保養檢修。再調兩艘。 

 臺灣水師主力艦隻剩下兩艘鞍山級、一艘定遠級在基隆港待命。雖然還有導彈艇這個殺手鐧,但韓林有令儘量多多鍛鍊水師戰鬥力,非必要不要使用導彈艇。唐景崧電令在上海造船廠接收無畏級巡洋艦的編隊立即返臺。 

 上海造船廠組織接收臺灣艦和福建艦的只有三四百人,且大多是剛畢業就分配過來艦艇學院的學生,老兵比例不足10%,這麼珍貴的巡洋艦可不能出什麼紕漏,鄧世昌命令東海艦隊派出兩百名經驗豐富的老兵協助航行。 

 第二日早晨,基隆外海大霧瀰漫,瞭望哨根本看不清任何東西,好在臺灣沿海已建立雷達站,早期型號版本探測距離基本也在120公里以上。 

 雷達站在天氣惡劣之時便加崗值班,尤其在拒絕日本總督後,臺灣水師更是派來專職軍官負責聯絡監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