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140章 擊敗蒙軍

 上回說到,王貴擊退希瓦聯軍五千人,隨即趕赴對俄戰場。俄軍集結了俄軍一萬人、蒙古軍一萬人,哈薩克族軍一萬人組成沙俄軍團。 

 沙俄東部一向少有戰事,邊防軍司令一聽布哈拉居然出現成建制的清軍,頓時來了興趣,近些年來,沙俄極速擴張領土,滿清又是肥得流油,又好欺負。 

 若是擊敗這支軍隊,自己就能回到歐洲,地位也能再上一個層次。何苦在這裡跟發配邊疆一樣。 

 沙俄軍團一向成分複雜,別被人數嚇到了。中亞蒙古境內多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光集結蒙古一萬人就耗費了好些時日。哈薩克軍更是跟難民一樣的隊伍,步槍連人手一支都做不到。 

 稱得上精銳的也就一萬俄軍邊軍。常年在邊境同遊牧民族打仗。鍛鍊的戰鬥力異常彪悍,擅長快速機動作戰,人數雖少,但足夠壓制漫長邊境線上的蒙古部落,和哈薩克民族部落。 

 沙俄的殘酷掠奪時常會引起各部落的反抗,乾隆朝著名的土爾扈特部東歸就是例子。 

 此次沙俄軍團分為三部,前軍哈薩克步兵,中軍蒙古騎兵,後軍才是沙俄邊防軍。 

 哈薩克步兵速度太慢,經常被蒙古騎兵超越,行軍半月,兩大族群摩擦不不斷。沙俄也樂意看到兩部不和,若是親密無間,自己這邊防軍可就危險了。 

 清軍才幾千人,就算按照左宗棠在新疆的水平,多一倍兵力就受不了。況且自己也算主場。 

 韓林三千人經過數日行軍,卡車司機漸漸技術成熟。行軍速度也可以達到每日200公里。 

 清軍提前選好了一處上好的伏擊點。此處有兩個高地,百米多高,雖談不上易守難攻,但足夠壓制方圓十里的平原地帶。 

 眼見蒙古兵和哈薩克兵湊到了一起,這可不好,敵人數量太多,最是容易出現意外。韓林派出一千步兵襲擾。匆匆對著休息營帳打了一輪火箭炮,眼見蒙古騎兵追來。 

 交替掩護撤退。數千蒙古兵潮水一般衝來,踐踏哈薩克族的營地。等哈薩克兵集結好,蒙古兵已經都衝過去五六千人。 

 只見清軍邊打邊退,眼見就要把他們包圍,後方出現卡車,卡車上機槍手開始掃射,清軍步兵全部上車,把車門堵起來,架上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