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112章 發行龍洋

 上回說到,《廊坊條約》的簽訂標誌著滿清朝廷再也無力阻攔漢人勢力的強勢崛起,地方上以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為代表的實力派立場強硬,逐漸對朝廷政令不予理睬。 

 中央以恭親王奕?為首的洋務派,開始積極參與對以醇親王奕譞為首的頑固派的打擊。以籌集賠款、抓捕戰犯的名義,大肆搶奪京中高官貴族的田產、店鋪、財產。 

 後期開始強行募捐,出錢少的一旦被人舉報,即行抄家。最後強硬搜刮出來八百萬兩,拿出三百萬兩賠付韓林,其餘竟與皇族瓜分了事。 

 眾多青年子弟對朝廷心灰意冷,漸感失望,如今國內的希望在河北河南,京城這個地方只會爾虞我詐,不如去那邊尋個前程。 

 一切政務交給了曾紀瑞和關平。韓林準備對林軍進行重新升級調配。各地發展相當不均衡,人數招兵也要跟上。 

 四個師全部升格為軍。河北駐紮一軍董昭、二軍王進,王進的二軍重點防範北京及西北方向蒙古軍。董昭一軍,防範北京、東北及山東區域。 

 河南駐紮三軍張苞、四軍趙羽。張苞率一個師進駐山西,省內留下兩個師防範西部陝西及南面楚軍。趙羽四軍防範山東安徽及江南淮軍。 

 每軍轄三師,每師轄三團,各軍定額五萬人。各軍根據未來面對區域可自主決定建立專業軍種。所需資金、器材、物資可報予總督府籌備。 

 總督府設置在河南鄭州,警衛團升級為師,設置鄭州、石家莊兩個警備區。 

 中部支援團擴編兩團,每團人數一千,重裝火力對付現在的場面一般還真用不上。趙承、錢力各領一團分駐南北。 

 江南提督劉封,調任東海艦隊司令。訓練水師和督促建造艦船。艦隊規模為軍,修建深水港口,建設近岸炮臺,加緊海戰訓練。 

 袁世凱調任臺灣巡撫及臺灣提督,軍政一把抓。即日起組建臺灣政府班底。軍隊和艦隊由劉封分撥一部分。 

 關平任浙江巡撫,以現有蘇太鬆滬為基礎盤,改編江南綠營為第五軍。為全面佔領浙江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