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一節 血魔經

恍惚之間,趙言看到自己出現在了一處漫無邊際的空曠所在。腳下軟綿綿的虛不受力,像是踩在棉花上一般。低頭一看,一層稀薄的霧氣漫過腳面,彷彿身處雲層之上。

目光所及,除了眼前一座低矮的佛堂,四周白茫茫一片,空蕩蕩的一無所有。

這是一處秘境?

“大道蒼茫,苦海難渡。特別是身處如此末法之世,修行資源枯竭,得以超脫者幾稀……”那紮上師的聲音從身邊傳來。

“雖說佛門修行重心,對資源的依賴遠不如其它宗派來的急切。日常修行也只需自我磨礪,時時認清本心……但話雖如此,一些必要的修行資源也是不可少的,特別是在修行的初期……”

“然天地廣大,人力有時而窮。為利益末法時期之廣大信眾,蓮花生大士受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之身、口、意三密之應受生以來,深感修行之艱難。自公元八世紀入藏以來,就著手架構這一秘境,以方便後來者之間互通有無。忽忽已有1200餘年的歲月……”

那紮上師站在佛堂門口沉聲為趙言解釋。

進入佛堂,除了正中間一尊阿彌陀佛的座像,一應陪侍的羅漢、尊者一概皆無。只有兩邊的牆壁之上有點點金光流轉,照耀的整座佛堂一派金碧輝煌。

徵得那紮上師同意後,趙言近前一著。卻是有密密麻麻的金色字跡在上面不斷變幻閃爍、時時刷新。只是幾息的時間就已經變幻了三幅畫面。滿滿的都是科技感,完全看不出這是1200餘年前的造物。

左面牆壁從上往下依次排布著一行行字跡:

《地藏菩薩本願經》(完整),1000金。

《佛說四十二章經》(完整),600金。

《大方廣佛華嚴經》(殘缺),200金。

《摩訶波羅般若蜜多心經》(完整),800金。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殘缺),200金。

《黃帝陰符經》(殘缺),150金。

……

右面牆壁則是“上品天山雪蓮”(300年份),100金。

“百年壽白犛牛腦髓一份”,100金。

“綠度母骨質造像一座”(含願力),200金。

……

“兩面牆壁一面為‘法',一面為‘物'。”見趙言不解,那紮上師開口解釋道:“這是所有列入交易範圍的信息,屬於有錢就能買到……一金折算黃金500克……”

趙言有些不可理解,將各類典籍如此赤裸裸的明碼標價,趙言一直以為是傳說中才有。

他記得在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最後用紫金缽盂換取有字真經時,佛祖曾有過這樣一段話,“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否則就讓後代兒孫沒了錢使用……”

並舉了為趙長者家唸經一遍,“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的例子”。

如果這個典故並不是虛傳,那麼如此折算法倒也算是有個出處。趙言心中同時暗喜,自己手中的那一噸黃金或許是有了個去處。

“‘法'這一面大多屬於佛經‘經'、‘律'、‘論'三藏,包含阿含類部、般若類部、法華類部在內,總計十三大類部,絕大多數完整。至於其它道教典籍和零星雜部,則是歷代前人陸續收集,主要還是以這近百年間為主,而且大多殘缺……”

緊接著上師話風一轉,“但依我依稀所覺,從你的情形來看,這些經文、典藏絕大概率於你無用,你所缺的並不是法。反而是‘物'這一面,倒是有許多物品可以在當下為你帶來不少直接的助益。

不論是對你身體的補益還是解決其中的一些隱患……花費不多的代價,所帶來的效果反而可能是立竿見影的……如何選擇,你可要細細思量……”

趙言心中一懍。

不錯,無論是他隱隱的體悟還是從那紮上師的口氣,都說明自身不適合修行的概率是絕大可能存在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就如那紮上師所言,的確需要仔細規劃一下手中資源如何利益最大化的問題了。

同時心中一喜,那紮上師既然如此說,是否意味著他有辦法解決自己迫在眉睫的麻煩。

左肺中的那道金氣已經不能再拖下去了。

“還請上師明示!”

趙言知道機會難得,這等進出秘境不會是毫無代價的。這不論是從上師的口氣,還是他對那半截線香不捨的態度上都可以看出一二。

也就是那紮上師迫切的想要了結了與自己的這段因果,否則以自己一個外來人的身份想要踏足此間,怕是想也不用想的。

“依我累世修行所得的些許神通,結合從你血脈中覺醒的那些片斷,依稀窺見了一絲你的來歷與根腳。但從那些模糊的片斷來看,其中所涉及的層次太高,縱然有秘境的阻隔,其中的因果,也不是我一個底層的小小僧侶所能夠妄言的……

但我有一個大致的判斷,依我看來,與大道本源規則相關的修行之法,或許大概率的註定與你無緣……”

大道本源規則,這個範圍太寬泛了。

趙言心念電轉,如果那紮上師的這個判斷正確,那麼其實就等於是宣告了世傳的所有修行之法幾乎都與他絕緣。

不論是符籙、術法還是秘傳,世傳的所有神通,哪一樣不是在借用或是撬動天地自然的力量。當前之所以感覺不到,甚至還能借用一點力量,無非是因他只是碰觸了其中的一點皮毛,繼續深入下去,或許很快就將觸碰到那層透明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