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三十節 深入遺蹟

這是一項對地面生物來說有著無與倫與吸引力的極限運動。脫離地心引力,以自由落體的方式重新體驗身體被引力捕獲的那種快感,在躍出機艙的一瞬,趙言有一種想要大聲吼叫的衝動。

在心中默數了二十個數後,趙言四肢平伸,減緩了一點下降的速度。此時,他左手的高度計上顯示的數字是4300米,並正以一個急快的速度縮減著。

又瞟了一眼右手上的那個儀表,那是一個定位器。此時,光環中間一個閃爍的黃點正在向光環的一側滑去,這表示他已經偏離預定降落點。

靈巧的翻了一個跟斗,又游魚似的在空氣中划動了兩下,很快趙言就糾正了偏離的角度。

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高度已不足1000米。又等了兩秒後,趙言一拉傘繩,牽引傘瞬間彈出釋放,緊接著減速傘拉出。

“嘭”的一聲,隨著減速傘的打開,下墜的勢頭頓時減緩。此時趙言距離地面已經不足500米,主傘也已打開。趙言飄飄蕩蕩的向下落去。照這個速度,最多十秒,他就能安全落地。

但這個速度顯然不是趙言所希望的,滯空時間越長,成為靶子的可能性就越大。拔出軍刀,趙言反手一刀割斷傘繩,在離地面還有大約兩百米時,整個人驟然向下落去。

又一秒後,最後一頂備用傘打開。這是一個三角翼傘,用來調整最後的落點。最後瞟了一眼定位器,很好,光點正位於圓環的中央,落點控制的非常精準。

經過這麼三道減速,此時他距離地面還有約50米左右,下降速度已大大減緩,趙言又割斷了備用傘的傘繩,啟動了最後一件降落設備。

“嘶”的一聲,高壓惰性氣體瞬間灌滿了他身上的緩衝衣,整件衣服迅速團成一個巨大的球體,將他嚴嚴實實的包在了裡面。

然後只聽“呯”的一聲,趙言如同一個大皮球般,結結實實的砸在了地上,往上一彈後,又落地滾動,如此彈跳了幾下後,停在了一片岩壁前。

三十八秒,趙言走完了9000米的距離。

也就是他這種超強的體質,否則,即使換成專業的跳傘運動員,這麼一遭下來,也非得在減壓艙中住上個幾天不可。

饒是如此,趙言也是有些頭昏腦漲,最後的落地方式明顯有些過於粗爆了。

晃了晃還有些沉重的腦袋,趙言迅速解下身上的傘包、緩衝衣等多餘物件,團成一團,隨便往巖壁後一塞,隨即向定位器所指示的方向潛去

如他這般強行突入,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被對方查覺是肯定的,因此他必須在天色大亮前,為自己找到一個隱蔽點。以便順利度過接下來漫長的白天。

這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也給了趙言極大的行動便利。很快他就到了定位器指示的地點。在一塊岩石背後的一個小洞中,趙言找到了定位器。關閉後,連同右手腕上的接收器一起放入揹包。然後攀上一塊高大的岩石。

從他的位置向四周看去,半徑兩公里之外,是一道半圓形的封鎖線,燈火通明,想從此處潛入的難度可想而知。後背被山石遮擋,但想來情況也應是如此。

四周已傳來一些隱隱約約的動靜,趙言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出發之前,對這片區域趙言已經做了深入的瞭解。這是一片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千百年來,在水流的沖刷之下,各種巖洞、地陷多如牛毛。

在這種地方,找一處洞穴不難,難的是如何躲過敵人接下來的搜捕。沒走幾步,趙言就確定了一個理想的藏身之處。

這是一個深兩米左右的巖洞,開放的地形,使洞內的情形在二三十米外就一覽無遺,沒有人會對此多加關注。

拿出那件“隱身衣”,包裹住身體。趙言整個人趴伏在洞壁一塊凸出的岩石上,凝神屏氣,收斂呼吸,進入了類似冬眠的狀態,與岩石融為了一體。接下來,就是耐心等待了。

距離趙言直線距離約五十米開外,就是第四團團部所在位置。此時,周圍已經加強了警戒,一道道命令從這裡流水般發出。

早在安-24出現在這片空域,就已被雷達發現,等它做出詭異的螺旋爬升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這架飛機有問題了。

只是趙言的行動太快,快到還沒等指揮中心做出反應,趙言就已經落了地。

現在,這個負責內部警戒連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出這名入侵者,弄清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天色漸漸放亮,一百多號人已經將這片區域如篦子般來回梳了兩遍,卻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帶隊的連長又氣又怒。先前發現的降落傘等物,已經證明敵人就降落在這片區域,但現在他們卻找不出任何線索。如此有目的性的定點速降後,敵人究竟會藏在哪裡呢?

日上三竿,隊伍已經在這個兩平方公里大小的範圍內,拉網式的來回搜索了三次,還是一無所獲,連長都快要崩潰了,難道真的要挖地三尺不成。

一陣“隆隆”聲,伴著輕微的大地震動從不遠處傳來,連長神情一喜,這是秘道開啟了?

果然,通話器中傳來了團長的命令,“收攏部隊,向指揮部靠攏,通道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