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57章 崇德宮

 翌日晨,陳望率軍離開了許昌,西返洛陽。 

 五日後的過午,兵到伊水之畔,大軍換舟北上。 

 風和日麗,遠山含黛。 

 陳望站在高坡上,看著遠處波光粼粼的伊水,一群白鷺在水面上優雅地掠過,留下一道道長長的水痕。 

 岸邊綿延數里的大小戰船,桅杆密集如林,蔚為壯觀。 

 兗州軍兵們忙忙碌碌地拉著戰馬,載著戰利品,興高采烈地經艞板陸續上船,歡聲笑語不斷傳來,與兩岸猿啼鹿鳴聲交相呼應,一派繁忙而又喜氣洋洋的景象。 

 正在這時,東面一匹快馬絕塵而來。 

 一名兗州軍兵右手高舉露布,左手馬鞭抽打著戰馬,嘴裡不斷大聲喊道:“大捷!魯陽關大捷!……” 

 陳望心頭一陣大喜,抬頭看著天空蔚藍,纖雲不染,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楊定、顧愷之不負所托。 

 一向謹慎多慮的他,從太和四年來到東晉至今已有十五年,做事從來都是思前想後,小心翼翼,殫精竭慮,不敢出半點紕漏。 

 因為他身上肩負著整個潁川陳氏家族的興衰,以及效忠於他的眾多僚屬榮辱。 

 自己的兄弟和屬下文武官員能不斷成長,挑起大梁,有自己的成就或者替他分擔重任,甚至比他自己取得成功更加高興。 

 魯陽關是連接洛陽地區與南陽郡的交通要衝,從春秋時期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這片地區拿下後,自己的地盤將與南面的荊州、襄陽連成一片,那裡是龍亢桓氏的地盤。 

 姐夫桓石虔雖然不是荊州刺史,但自其父桓豁、其叔桓衝死後,他在家族裡的話語權最重。 

 這樣,自己的後方從此無虞,下一步就該著力於解決黃河南岸的所有中原地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月十六晌午,建康,崇德宮。 

 一塵不染,窗幾明亮,梔子花香氣四溢,氤氳旖旎。 

 彩繪塗鳳的木樑四圍,明黃色的幔帳垂落裹柱,潔白的漢白玉地面光可鑑人,一切顯得華麗而不失風雅。 

 褚太后端坐在雕有龍鳳呈祥的沉香木矮榻上,瓦藍色的綠松石穿成細密不規則的珠簾懸在兩側,散發著淡淡的幽光。 

 她對著銅鏡,再次看了看自己的面容,理了理花白的鬢髮,將銅鏡塞到了身前的案几底下。 

 轉頭對身旁侍立的田孜微微一笑道:“田孜,你別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好不好,宣她們覲見吧。” 

 田孜輕嘆了一口氣,撇了撇下耷的嘴角,輕聲應道:“是,太后。” 

 然後,他抬頭亮出公鴨嗓門,向宮門外喊道:“宣,廣陵公夫人覲見!” 

 話音一落,王法慧帶著一雙女兒,陳昉和陳吟在前,謝道韞帶著陳何在後,最後是呼延珊帶著陳嘯,分成了三排,徐徐地走了進來。 

 來到離褚太后案几五步遠,眾女停住了腳步,儀態端莊,盈盈下拜。 

 皆按照提前排練好的祝福詞,大人小孩兒異口同聲地高聲道:“臣妾、臣子、臣女等,拜見太后,祝太后聖體康健,萬福金安,壽考無疆!” 

 “卿……卿等平身……賜座。”褚太后鳳眸裡漸漸有了水意,輕抬皓腕,嘴唇顫抖著道。 

 “臣妾、臣子、臣女等,謝太后賜座。” 

 眾女一起叩首,然後站了起來,各帶著自己的兒女分東西兩側依次落座。 

 褚太后轉身吩咐宮女小芳道:“賜櫻桃香薷飲。” 

 “是,太后。”小芳轉身向屏風後走去。 

 褚太后轉過頭來,眼波流轉,依次看向三女和孩子們。 

 她眯眼看向右邊座榻中坐在母親身邊,拘謹地低著頭的陳何,和藹地問道:“令姜,這是小秋寶吧?多大了?” 

 謝道韞甜甜一笑,輕聲道:“是何兒,太后。” 

 然後輕輕推了一把兒子,陳何拱手舉過頭頂,依舊不敢抬頭,囁喏著道:“臣,臣子,六歲了。” 

 褚太后轉頭問向身側侍立的田孜,“望兒上次回京是哪一年來著?” 

 “稟太后,太元二年,也是五月。”田孜答道。 

 “哦,哦……七年了,真快啊……”褚太后柔聲道:“你抬起頭來,讓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