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35章 國內外局勢突變

 拓跋珪怯生生地央求道:“母親,孩兒已經不小了,不勞義父操心嘛。” 

 “十三歲,還未加冠禮,”陳望加重了語氣,“不行啊,休要多言!” 

 然後又對呼延珊不悅地道:“阿珊,你也不要太驕縱嘯兒,我聞他整日裡在練武場練劍,還是得多讀些書,否則長大也僅是個赳赳武夫。” 

 “是,夫君。”呼延珊柔聲應道。 

 陳望看著幾個兒子,嚴肅地道:“你們的舅父(王恭),姨丈(郗恢)還有長康叔父(顧愷之)皆乃飽學之士,此次未與我一起西征,我會讓他們抽空過來教你們經史、儒學,你們要用心學習。” 

 陳何、陳嘯、拓跋珪一起答道:“遵命,父親。” 

 陳望嚥下一口胡餅後,吟哦了起來: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說完,抓起案几上的布巾擦了擦嘴,起身向後院走去。 

 來到書房後,在案几上鋪開一張小型牛皮地圖,又仔細看了起來。 

 作為全兗州的決策者,他的每一項指令或許關乎到一州的興亡,他是總覽全局,站在頂峰最高處的人。 

 其他人即便再才華橫溢,文武全才,那也是站在半山腰。 

 留守的毛安之、王恭、郗恢、顧愷之四人皆乃自己親戚和親信,江績、戴遁是曾經父親手下的老將。 

 這些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對自己忠心不二。 

 有一個穩固的大本營是自己征戰在外的最大保障,千萬別出什麼差池啊。 

 他想起焦夫人的來信,又看起了西北角的涼州,忽然,他想到了一個人,不禁心驚肉跳起來。 

 呂光! 

 怎麼把他給忘了? 

 淝水之戰前苻堅和自己達成友好協議,讓他過流沙遠征西域諸國。 

 他如果回來怎麼辦? 

 不禁陷入了沉思中…… 

 ———————————————————— 

 轉眼間,時間來到二月二十日,離西征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一早,陳望來到郡衙,有驍騎營軍兵遞上來一份急報。 

 陳望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 

 鮮卑偽燕王慕容垂,東渡黃河後,扶餘人餘蔚和鮮卑人衛駒各自率領本族兵馬加入,外加黃河兩岸地散落居住的慕容鮮卑族人聽聞慕容垂扯起造反大旗,紛紛來投。 

 他的諸多子嗣中,最為驍勇善戰且有雄才大略的慕容農,原本是被困在鄴城裡,聞聽父親已經起事,偷偷逃出鄴城,在列人(今河北邯鄲市肥鄉區東北)招兵買馬,聚集了五萬多人。 

 後大敗苻丕派來追剿的氐秦名將石越,並斬殺之。 

 然後,慕容農率部前來與慕容垂會師。 

 慕容垂改秦建元二十年為燕元年,服色朝儀,皆如舊章。 

 以前岷山公庫官偉為左長史,前尚書段崇為右長史,滎陽鄭豁等為從事中郎。 

 立世子慕容寶為太子,封從弟慕容德等十七人及外甥宇文輸、舅子蘭審皆為王;其餘宗族及功臣封公者三十七人,侯、伯、子、男者八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