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9章 抓住重大歷史機遇

 太元八年十一月初十,譙郡,夜晚,朔風勁鼓,天寒地凍。 

 譙郡郡衙大堂上卻是燈火通明,熱氣騰騰。 

 大堂四周的四個大銅爐中燒著木炭,上面烤著胡餅夾著肉脯的香氣,瀰漫在大堂中,銅壺裡的水也是吱吱作響。 

 陳望接到桓伊的快馬密報,連夜緊急召開了軍事戰略部署會議。 

 他肩披白色羊皮大氅斜倚在白虎皮座榻上,一邊聽著王恭的發言,一邊想著心事。 

 謝石大軍自洛澗大捷後,他們的每一道戰略部署,陳望都是瞭如指掌。 

 因為桓伊本身就是他的心腹大將。 

 桓伊密信中寫道苻堅同意後撤十里,以及謝石、謝玄的戰略部署,已經百分之百可以斷定淝水一戰,秦軍必敗。 

 考慮到信使在路上最快也得三天,那麼,此時此刻,秦軍已經敗了。 

 這是一個重大歷史轉折點,足夠改變北方氐秦大一統的格局,如此千載難逢的機遇,各路豪傑、梟雄、軍閥、蠻族甚至地痞無賴都會由此戰後揭竿而起。 

 作為大晉北境之主的他怎會放過? 

 耳中只聽得王恭那咬字清晰,抑揚頓挫,但腔調冰冷高傲的話語,“向北直上四百里就是鄴城,鄴城自漢末就位袁紹駐蹕之地,後更經曹操、石虎、慕容儁等多次修葺,城高壕深,且四通八達,如拿下此城,再掃蕩冀州、青州,與兗州連成一片,進可出太行八陘經略河東,退可向南迴兗州……” 

 “不可,在下以為,北上鄴城不如向東進兵許昌,過潁川,經箕山與伏牛山之間,沿河南(今河南平頂山市汝州市)新城(今河南洛陽市伊川縣)兩郡佔領洛陽,待來年春季還可拓寬渦水河道,從譙郡乘船北上黃河,直接入洛陽更加便捷,當年太尉也是東進洛陽,將兗州與中原連成一片。”王忱嗓音洪亮渾厚,直接否定了王恭北上的提議。 

 兗州祭酒裴堪手撫黑髯,緩緩道:“現下最近緊要之事,卑職認為應該在兗州境內徵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