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2章 內外交困的刺史大人

 於是一邊伸手示意他們倆喝茶,一邊微笑著誇讚道:“應顯兄文武雙全,安定俊傑,做副都統理所應當,哈哈哈……” 

 呼延義既謙虛又有些失落地嘆氣道:“唉!這還得益於當年在呼延堡,周兄和處之兄在劍法、箭術上給予了指點,還有秦兄、馬兄他們,如今大都不在譙郡,甚是可惜啊……” 

 陳望心道,呼延義雖然有些傲氣,但秉性忠厚,知恩圖報,這麼多年未見,本性未泯,難能可貴。 

 於是問道:“大秦天王何時起兵伐我大晉啊?” 

 “啊……這個還不得知,現在只是徵兵,籌集糧草,造運糧船隻,”呼延義想了想,接著道:“只是小弟臨走時聽聞呂光將軍的徵涼大軍本月應出發了。” 

 陳望聞聽,心裡咯噔了一下子,呂光徵涼? 

 我靠,涼州到底沒逃脫了戰爭的命運,這可怎麼辦…… 

 只聽呼延義一邊揮著手一邊興奮地道:“我聞涼州歲歲納貢,天王仁慈,本不欲伐涼,但西域六十三國還有許多未臣服於大秦,恰逢西域車師前部王彌窴、鄯善王休密馱前來長安朝拜,願做嚮導,所以天王命呂光將軍率精兵十萬,鐵騎五千,征服西域。” 

 陳望蹙起眉來,心道,原來如此,都是這倆國王挑唆,征服西域,位於河西走廊的涼州是唯一通道。 

 於是起身,對呼延義、呼延珊道:“我忽然想起前堂有件急事要處理,兩位稍作片刻。” 

 二人在座榻中欠身,陳望快步匆匆地去了大堂。 

 一進大堂,在白虎皮座榻中坐下,鋪平紙張,奮筆疾書。 

 處之: 

 我聞秦將呂光奉苻堅命,起兵十萬征討西域,必先取涼州,悉知! 

 寫完遞給了一旁座榻中正在處理公文的顧愷之,囑咐道:“速派人交給前將軍,馬上發出,不得有誤。” 

 “遵命!”顧愷之看陳望臉色不對,忙問道:“平北將軍沒事吧?” 

 “唉……”陳望長嘆一聲,沒有說話,揹著手又走了回去。 

 陳望步履沉重,慢慢向後堂走著,心亂如麻,阿東?我的兒子? 

 自己是寧康三年(公元375年)四月底離開的呼延堡,如今是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正月,快八年了。 

 算起來應該是這個大兒子應該快七歲了。 

 怎麼能讓王法慧和謝道韞接受這個老婆和兒子? 

 回到後堂上,呼延義和呼延珊似乎覺察出陳望的神色異樣,呼延珊低低地問道:“陳郎,是不是我們母子倆來的唐突了——”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哈哈,咳咳……”陳望臉上浮出笑意,坐了下來,邊請兩人喝茶,邊道:“大戰將起,生靈塗炭,百姓遭殃啊,我甚為憂慮啊。” 

 “哎!”呼延義臉色一肅,帶著幾分說教意味地道:“欣之兄此言差矣,自古一統天下,總要付出一些代價,待四海平定,海晏河清,百姓自會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我大秦天王乃堯舜之君——” 

 “兄長,這裡是大晉,你一口一個大秦天王——”呼延珊嬌嗔道。 

 呼延義朗聲笑道:“啊,哈哈,也是,也是,我此行主要是把阿珊送來,明早就走,二來如果欣之兄能順應天意,棄暗投明,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嘛,小弟可代勞呈送太極殿闕下。” 

 他字裡行間還是以他的天王為中心,要陳望趕緊寫個降表。 

 陳望暗暗搖頭,再次轉移話題,“應顯兄,何不多留幾日,我帶你各處走走。” 

 呼延義忙擺手道:“不不不,小弟公務繁忙,日日操練,只請了一個月的假期。” 

 “哦……”陳望轉向呼延珊,看了她一眼,目光又移向了阿東,溫言道:“阿東,幾歲了?” 

 阿東嫩白的小臉藏進了母親的臂彎裡,忽閃著一雙緊隨呼延珊淡藍色的大眼睛,囁喏道:“六歲啦。” 

 呼延珊補充道:“二月十九的生日,快七歲了。” 

 陳望快速盤算了一下,正好是那個日子。 

 呼延義站起身來,對陳望道:“小弟初來譙郡,見大街上行人如織,店鋪林立,比安定郡強上許多,小弟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