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93章 三毛大戰棠邑

 於是吩咐道:“都去休息吧,晚上咱們還要趕夜路。” 

 “是,平北將軍。”幾個人躬身施禮,向後堂走去。 

 陳望看著他們的背影,不禁暗生感慨。 

 這裡面有出自右北平陽氏的陽啟,慕容鮮卑燕國的太尉陽騖之孫。 

 出自河東裴氏的裴堪,西晉中書令裴楷後人。 

 出自博陵崔氏的崔達,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好友崔州平的後人。 

 出自安定皇甫氏的皇甫奮,也是慕容鮮卑燕國重臣皇甫真的侄子。 

 這些人都是陳望仔細甄別考慮留下的,都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衣冠南渡後留在北方的士族。 

 雖然他們的祖上喪失了氣節,投靠了胡人為官,但比起江東士族子弟來,在使用方面還是強了許多。 

 最起碼沒有那麼多錯綜複雜的關係,而且他們不像江東士族子弟那樣在地方上待不成或者犯了法,還可以回建康繼續為官。 

 自己礙於王、謝等士族面子,不好打也不好罵,還不能刺激了,萬一想不開再自殺,那自己可來罪了。 

 眼前這些北方淪陷區來的沒落士族人士是沒有退路的,只能一心一意把自己的職責做好。 

 另外,他們來兗州投軍,說明還是心繫大晉正朔的,身體裡流著的是漢人的血。 

 —————————————— 

 五日後的六月初十,陳望揮軍南下,疾如旋踵,日夜兼程。 

 過了高郵縣(今安徽滁州市天長市附近),再走了半日,耳畔已經隱隱傳來了戰鼓聲。 

 派人速報正在棠邑作戰的毛安之和已提前到達的李暠、翟遼率領的五百驍騎營。 

 再向前走了十餘里,越來越清晰,喊殺聲也傳了過來。 

 陳望一顆心怦怦直跳,攥著紫驊騮韁繩的雙手已經沁出了汗水,不知是緊張,亦或者說是興奮。 

 看來毛安之部已經與秦軍交上手了,來的正是時候。 

 於是下令全軍偃旗息鼓,全速繼續南下。 

 到了黃昏時分,兗州晉軍來到棠邑西南的滁水邊。 

 陳望命兩萬餘人馬就地歇息,打開地圖看過,此地就是他的目的地——黃泥壩。 

 這是滁水向東轉而向南流向長江的一個拐角處,每逢夏季多雨時期,水勢湍急,為防止洪災修建的一座堤壩,綿延長有十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