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76章 招才納賢

 “刺史大人……”李暠惴惴不安地問道。 

 陳望停止了動作,穩定了一下情緒,擺手道:“哦,哦,無妨,無妨,你繼續講。” 

 “小人祖父李弇,生前曾是涼州刺史張駿麾下武衛將軍,鎮守抱罕,當年與石趙麻秋部作戰失利,兵敗身亡,因無法再渡黃河回涼州,隨父母流落關中、朔方,此次戰亂南逃至兗州。” 

 “哦,好,你可有何所長?” 

 “小人久在朔方,與鮮卑、匈奴諸部一同居住,自幼修習騎射,善使長刀。” 

 陳望下意識地眯眼看向了李暠地手,果然他的右手虎口有厚厚的老繭,於是點頭道:“嗯,可下去習練否?” 

 “小人遵命!”李暠叉手施禮道。 

 陳望遂命驍騎營親兵到大院內樹起箭靶,轉身從後面的兵器架子上拿起了一隻弓和三支箭,親手遞給了李暠。 

 李暠一躬身,轉身雄赳赳氣昂昂地下了大堂。 

 不大一會兒,外面傳來了一陣陣的喝彩聲,接著,驍騎營親兵扛著箭靶上了大堂,一臉興奮地道:“平北將軍,您看!” 

 陳望定睛一看,只見三支箭,全中靶心,遂問道:“多少步?” 

 驍騎營親兵答道:“本來應該是一百步,這位壯士說一百二十步。” 

 “哦,哦,”陳望心道,雖比柏華稍遜,但也是世之罕有,於是對郗恢道:“留下吧,在驍騎營效命。” 

 郗恢忙躬身道:“是,平北將軍。” 

 李暠站在後面聞言大喜,千恩萬謝地下了大堂。 

 前三人,陳望都挺滿意,於是向對郗恢點了點頭,表示了嘉許。 

 但看看時辰已近午時,效率有些太慢,自己實在是公務纏身,又怕錯過了什麼曠世之才,不禁猶豫了起來。 

 常年隨在他身邊的顧愷之一眼看出陳望的矛盾,心領神會,忙在座榻中躬身施禮道:“平北將軍公事繁忙,不如由我等在此考察,您去後堂歇息用飯,批覆公文。” 

 陳望沉吟了一會兒,點頭道:“再見最後一人吧,餘下之人,長康和瑗度你們考察一番,記住,我們兗州只論才不論門第。” 

 眾人一起躬身答道:“是!” 

 於是郗恢又出去帶進來一人。 

 陳望看了看此人的相貌不禁大吃一驚,這是個高大的胡人,花名冊上的名字還以為是個晉人。 

 只見他身高足足有一丈上下,瘦削白麵,高鼻深目,泛著藍光,頭髮捲曲著披在肩頭,身著皮衣皮褲皮腰帶。 

 不禁暗笑,這很像是現今社會在他家鄉島城的市場上,賣玉石、切糕、烤羊肉串的新疆維吾爾族兄弟嘛。 

 只見胡人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漢語道:“小人,丁零族人,姓翟名遼,沒有字號,小名庫庫爾。” 

 丁零人,陳望暗忖,在父親陳謙的書札筆記裡曾有過記載,南方人稱為丁零人,北方人又稱其為敕勒人。 

 因世代居住在貝加爾湖地區,苦寒之地,終年積雪,他們所建造的車子高大,輪子都快到馬背高度了,所以也叫高車人。 

 五胡亂華以來,隨著鮮卑、匈奴諸部南侵中原,在北方的勢力衰弱,高車部族在漠北隨之壯大起來,建立高車汗國。 

 主要有七大部族組成,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翟氏。 

 部族內也有一部分南遷,其中就有這個翟氏,首領叫做翟斌。 

 早在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就投奔石勒,被安置在了中原地區,現其部族應該在澠池(今河南三門峽市附近)一帶。 

 “你因何前來兗州投軍?翟斌是你何人?”陳望問道。 

 翟遼施禮答道:“翟斌乃小人叔祖父,小人自幼仰慕大晉太尉陳謙之威名,又聞刺史大人擊敗王猛、苻融六十五萬大軍,聲震華夏,聽族人說如今兗州招攬人才,遂偷跑出來,願效力於麾下。” 

 陳望暗暗點頭,心道這是在部族內一個不甘於耕種漁獵平凡生活之人,我兗州招募天下豪傑,有蠻族人來投靠也可彰顯海納百川之胸懷,對將來招撫蠻族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