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67章 熱鬧的刺史府

 約莫半炷香的時間,一行人來到了居仁巷。 

 這是個僻靜的小巷,裡面實際上只有三戶人家,門頭都不大,從外面看不甚起眼,但卻住著當年兗州最有權勢的三家人——刺史府以及對面的陳安府、柏傑府。 

 昇平二年,陳望的祖母苗老夫人和剛剛生下陳勝譙的司馬熙雯,三人到譙郡是住在郡衙的。 

 這所宅院由太尉陳謙規劃設計,建成於昇平三年(公元359)。 

 昇平四年的年初,柳綺帶著不到兩歲的陳望和陳顧來了譙郡,住房就有些緊張了,所以才在居仁巷建造了刺史府。 

 當父親陳謙死後,陳望戰略性的放棄了譙郡,舉家南遷後,譙郡先後易手於鮮卑燕國和氐秦。 

 雖然陳望在寧康元年(公元373年)被王猛困在譙郡,但一直並未進過這裡。 

 這是所佔地有十畝的大宅院,分前後四進五院。 

 第一進後的院子是家丁、馬伕、親兵住所。 

 第二進是中堂,接待客人之地。 

 第三進院子中間是條一丈多寬的長廊,西邊是練武場,東邊是苗老夫人養花草、雞鴨鵝的院子。 

 這和烏衣巷的廣陵公府有幾分相像。 

 第四進大堂是家眷用餐,聚會的場地。 

 四進後的院子東西廂房各六間,西邊是丫鬟們的住所,東邊是苗老夫人和柳綺及陳望、陳顧以及後來的陳觀住所。 

 中間是陳謙和司馬熙雯大臥室,旁邊是陳勝譙的小臥室,書房。 

 陳望和陳安一行人來到高大巍峨的刺史府門前下了馬,把韁繩扔給了身後的親兵們,邁上臺階進了大門。 

 一進前院有身穿家丁服裝的驍騎營親兵們紛紛施禮。 

 一股燉肉和燒菜的香氣以及柴火的味道交織在一起,撲鼻而來。 

 還沒踏進中院門,裡面的歡聲笑語就傳進了耳朵裡。 

 這一刻,陳望所有的疲憊、困頓、焦慮都隨之煙消雲散。 

 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心與滿足湧上心頭。 

 彷彿所有的漂泊與等待,都是為了這一刻的歸來。 

 踏進中院,遠遠看見一群女子正圍坐在中堂上說笑著,陳安夫人荷香正是這幫人的核心,她正連比劃帶說,不時爆發出與她嬌小身體極不匹配的笑聲。 

 聲音如百雀羚鳥般婉轉清脆,從眾女中脫穎而出,頗為悅耳。 

 陳望回頭看了陳安一眼,陳安皺眉嘆氣,嘟囔道:“唉,都是個老孃們兒了,還這麼能說。” 

 “要是張彤雲在,她們倆可就成了雙雄並立,難分難解嘍。”陳望笑著道。 

 陳安糾正道:“應該叫雙雌才對。” 

 忽然他又想到了什麼,對陳望道:“欣之,待會兒吃完午飯,我還有事情找你密談,別跟我那老孃們聊個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