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25章 王猛的提議

 說到這裡,王猛彷彿已經進入了狀態,揚天長嘆,然後慷慨陳詞又道:“我大秦天王乃千古仁君,不忍萬民受苦,生靈塗炭,興義兵於關中。清修疾惡、勸課農桑、有便於俗,篤學至孝、義烈力田,政公平,流放屍素,拔幽滯,顯賢才,外修兵革,內綜儒學,教以廉恥,無罪而不刑,無才而不任,庶績鹹熙,百揆時敘。於是兵強國富,垂及昇平,十幾年來蕩平割據,東到大海,西至疏勒,飲馬瀚海(貝加爾湖)一統北方萬里江山,民心所向,陳公何不歸降天王,與我共創大秦盛世!” 

 王猛果然胸有韜略,才思機辯不亞於諸葛亮,一番話聽似言之鑿鑿,無法辯駁。 

 東晉朝廷幾十年來確實不思進取,好歹有個桓溫整天叫嚷著北伐,但卻是為了自己積累政治資源,等待篡位時機,而其他人連北伐的勇氣都沒有。 

 雖然王猛口才比諸葛孔明差,但作為零零後新時代受過新教育的小夥兒陳望又豈非曹魏司空王朗所比? 

 陳望忽然仰天大笑起來,令眼前的王猛和幾十萬人盡皆莫名其妙,笑得在馬上渾身顫抖,好像王猛說了一個極其幽默滑稽的相聲片段。 

 其實他是在用笑聲來拖延時間,內心在緊張地思考著應對之詞,畢竟這是當著幾十萬人面在說話,說的話還會傳頌出去,其實就是在對天下人說話。 

 正在大家滿腹狐疑時,陳望止住笑聲,不疾不徐地道:“王公謬也,您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論語·里仁中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雖經永嘉之亂,大晉王室被迫南渡,但上至公侯世族下至士人百姓中的忠勇之士紛紛南來,幾十年來從未放棄過收復故土,攘夷尊王之心,而大司馬桓溫和先父太尉陳謙王師所至,江北晉人無不簞食壺漿,夾道相迎,此乃盡人皆知,可見民心所向仍在大晉,華夏神州豈是一西北胡虜所能統治?王公高才,若是肯棄暗投明,在下定當向今上極力推薦,保舉為尚書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