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22章 王猛其人

 陳望看完,將信放在案几上,微笑道:“有勞崔公回覆,在下明日恭候景略先生。” 

 崔逞起身,躬身施禮道:“如此,多謝將軍,卑職這就回去覆命。” 

 陳望正襟危坐,淡淡一笑道:“哦,哈哈,崔公可是出自清河崔氏?” 

 “正是。”崔逞躬身答道。 

 陳望又道:“聞崔公乃大漢名臣崔琰五世孫,何以依附胡虜?” 

 崔逞臉色微變,這是他們北方世族最不愛聽的話,忙避開話題,淡淡地道:“卑職只是一信使,不便多言,若日後有緣,與將軍再行請教。” 

 陳望嘴角微微翹起,揮手道:“日有短長,月有死生,你我還會再見,崔公走好。” 

 崔逞躬身一揖,轉身向外走去。 

 待他走後,郗恢道:“清河崔氏也是響噹噹的河北高門世族,卻先後依附於石趙、鮮卑、氐秦胡人?” 

 陳望冷笑了一聲,搖頭道:“還不是不肯放下他們在河北的田地產及影響力,如果來了我們江東,有可能就淪落為末流世族,在河北不管是誰的政權,他們都是響噹噹的一流大族,為胡人效力奴役黎民百姓。” 

 大帳中眾文武一片斥責聲討。 

 陳望繼續道:“當年曹操率軍攻佔江陵,沿江東下,孫權大驚,而以張昭、顧雍為首的江南世族大臣們都勸孫權投降,是一個道理,投降後,江南世族依舊可以做曹魏的官員。”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王猛約我明日陣前談話,大家且回,這樣就提前一日出兵,明日與我一道會會這位賽諸葛的王景略。”陳望高聲道。 

 振武將軍江績在座榻中手撫虯髯,有些擔心地道:“王猛會不會有詐?” 

 “應該不會,剛才前軍將軍言及投降,我猜王猛是來勸降的。”輕車將軍桓伊,接話道。 

 殿中將軍毛安之大笑起來,聲震大帳, “哈哈哈,憑前軍將軍的口才,有可能反把王猛說降了。” 

 鷹揚將軍朱序詫異道:“前軍將軍非乃辯士,平日說話不多啊。” 

 “年初桓溫進京,在昭德殿被前軍將軍罵的是理屈詞窮,無言以對,我在大殿外都聽到了,真是酣暢淋漓,快哉,快哉啊!”毛安之興奮地指著顧愷之笑道:“哈哈,長康也在殿內,是吧?” 

 顧愷之忙躬身道:“殿中將軍所言極是,我躲在屏風後,聽著前軍將軍義正嚴詞,滔滔不絕,把桓溫三十年來劣跡斑斑全都道出,那是心服口服啊,就連陛下都激動不已,面現紅光。” 

 眾文武很多人都不知道此事,不由得一片驚歎聲,桓溫在大晉那是大神一般的存在,不知眼前這位年輕的前軍將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陳望笑眯眯地聽著他們議論,擺手道:“別提以前了,明日說不定就是一場血戰,大家早些回去,跟手下說一聲,都好好歇息,養足精神,明日隨我去會那王景略!” 

 眾文武一起起身,躬身領命,紛紛出了大帳。 

 大帳中瞬間靜了下來,陳望在座榻中彈了起來,在大帳裡來回快速踱著步。 

 他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明天要面對面的見王猛了! 

 穿越以來除了父親陳謙,這是他見的第一個偉人。 

 在他眼裡,王猛何止是賽諸葛,他簡直就是2.0加強版的諸葛亮。 

 諸葛亮只是治國有方,愛民如子,盡心盡責,鞠躬盡瘁,但相比較而言,他的軍事能力偏弱。 

 而王猛外修兵革,內崇儒學,勸課農桑,教以廉恥,整頓吏治,打壓權貴,無罪而不刑,無才而不任。 

 十八年來兵強國富,垂及昇平,一個處於四戰之地的小小氐秦一統北方。 

 涼州、仇池、吐谷渾、鐵弗匈奴、拓跋代國,鮮卑燕國,被他或者滅亡,或者俯首稱臣。 

 他明天要見我,究竟有何意圖? 

 邊想著,邊又拿起王猛的來信,字體剛勁有力不乏靈動飄逸,不喜殺伐...... 

 這些歷史名人說話就愛反著說,明明是心思縝密,卻說愚鈍粗鄙,明明貪圖名利,卻說歸隱山野,明明一生征戰,卻說不喜殺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