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88章 搶在桓溫之前下手

 陳望含情脈脈地看著王法慧道:“舍弟年幼,從不飲酒,還望王家女郎見諒,由我來替他飲如何?” 

 “你?”王法慧眯起眼來,盯了一會兒陳望,擺手道:“不成,不成,定要陳顧喝九壇春釀,方才英雄所為,一舉令桓石虔顏面掃地,快哉,痛哉,哈哈哈。” 

 “王家女郎所言甚是。”眾人紛紛跟著起鬨道。 

 陳望只關注王法慧,見她那絕世容顏的面孔一刻都沒離開過陳顧,不禁心中如打翻了醋罈子一般。 

 陳勝譙坐在兩個弟弟中間,雖然心中得意萬分,但面上還是一如既往,平靜如水,彰顯了大家閨秀風範。 

 她秀眉一挑,輕笑道:“法慧妹妹,我家二弟隨家父,從不飲酒,或許日後咱們兩家多走動些,您可調教一二,今日就不必難為於他啦。” 

 “正是,正是,不如我來替二弟敬法慧妹妹,代為賠禮。”陳望趕忙接話道。 

 說著,陳望不失時機地起身,躬身雙手舉盞,看向王法慧。 

 王法慧起身,不再說話,美眸惺忪,還是瞄向陳顧,將盞中酒一飲而盡。 

 眾人一片叫好。 

 郗恢、庾楷、羊曇、王忱又起身一一向王法慧敬酒,用車輪戰報復王法慧今晚的惡意差評。 

 喝得王法慧早早趴在桌几上睡著了。 

 當陳望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感覺頭昏昏沉沉的,渾身痠痛。 

 左右看看,躺在雞籠山陵園房舍的土炕上。 

 正在這時,有人推門,轉頭一看是周全,端著一碗稀粥走了進來。 

 “老周,我昨晚是怎麼回來的?”陳望打著哈欠地問道。 

 周全將稀粥放在門口的灶臺上,面無表情地道:“我騎馬把你馱回來的。” 

 “哦?你怎麼過去的。” 

 “我一直跟在你們後面,在聚豐樓一樓等你。” 

 陳望一陣感動,但又詫異地問道:“昨晚一直沒看見你?跟他們打架你怎麼沒上去?” 

 “本來是要上去的,可二公子到了,吩咐我不要動,他上去即可。” 

 “哦……這樣啊,這小子,一遇到打架就跟過節似的興奮。” 

 “習武年輕人大多如此,練了就想試試身手。” 

 說罷,周全轉身出了門,關門前囑咐道:“廣陵公記得喝粥。” 

 陳望答應一聲,又轉頭躺好,閉上眼睛回想著昨晚的一幕幕,最後眼裡只有那個魂牽夢繞的王法慧,也不知被別人瞧出沒有。 

 有些不好意思,還有些相遇的欣喜,不知不覺中又沉沉睡了過去。 

 公元370年,太和五年。 

 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度。 

 二月初,給桓溫背鍋的袁真在鬱悶中走完了人生最後的旅途,享年三十九歲。 

 就像兗州刺史、太尉陳謙去世後手下眾文武擁立陳望一樣,袁真手下眾將擁戴袁真之子袁瑾為揚州刺史和宣城公。 

 當然,他們現在是燕國的官員了。 

 桓溫現在駐蹕廣陵,休息了好長一段時期,正準備大舉興兵,討伐反賊,攻取壽春,找回些許北伐失敗的面子。 

 陳望得到消息後,決定先下手為強,經慎重考慮後做了兩手準備。 

 他先給袁瑾寫了一封信,大致如下: 

 袁公瑾兄: 

 鄙陳望心懷景仰,冒昧寫書,望公見諒。 

 公乃將門虎子,四世三公,國之柱石,世代英豪。 

 令尊袁梁州更是當世之名將,功勳累累。 

 太和四年北伐失利,袁豫州退過淮河,鄙令麾下壽陽太守徐元喜大開城門接納貴部。 

 後,本著貴部無處可去,鄙心懷不忍,命徐太守退出壽春,供貴部在壽春臨時駐蹕休養。 

 今聞大司馬桓溫在廣陵厲兵秣馬,準備北上討伐壽春。 

 然,壽春乃兗州刺史所轄,為家父浴血奮戰打下之基業,並築城逡河,櫛風沐雨,嘔心瀝血打造而成。 

 若大司馬兵到壽春,必將引起一番苦戰,城毀人亡,鄙建議公將壽春還給兗州,撤到淮北。 

 一可避免廝殺,生靈塗炭,二可你我交好,將來有機會鄙泣血上書朝廷,向陛下稟明公當初降燕之困境,令公及貴部迴歸正朔,豈不兩全其美? 

 素聞公少年有為,胸懷大志,威望素著,鄙仰慕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