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65章 宰輔深夜造訪

 “好,好計策,不出一兵一卒即可退敵,賢侄啊,你高明!”謝安顧不得擦拭濺到自己臉上的唾沫星子,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陳望手撫下頜,看著坐在對面努力壓抑住內心興奮,皺紋舒展的謝安,接著問道:“那安排散佈謠言的事——” 

 “啊,這個好說,我來安排,我來安排,哈哈哈。”謝安笑著點頭,接著又問道:“賢侄,你說桓溫和袁真二人的奏章,陛下昨日也過問了,滿朝文武多數不敢直言,只有桓溫手下幾個人支持問罪於袁真。” 

 陳望笑道:“哈哈,叔父啊,桓溫雖敗,但其在國內勢力未減,仍掌有十之七八兵馬,若非要做個二選一,那還用說嗎?” 

 “唉,我和朝中忠義之士還是於心不忍,明明是桓溫他北伐策略有誤,卻委過於袁真一人。”謝安嘆氣道。 

 “這沒辦法,我們為何要提拔屬下,屬下是用來做什麼的?不單只是衝鋒殺敵在前,在關鍵時刻還要可以用來背鍋頂罪,叔父忘了賈充和太子舍人成濟嗎?”陳望鄭重其事地道。 

 “背鍋頂罪?”謝安想了想,接著讚許道:“賈充、成濟,賢侄這個比喻妙啊。” 

 於是點了點頭道:“也只有這樣了,只好委過於袁真了,誰讓他投了這麼個主子,可惜了,他們袁氏和我們謝氏同出於陳郡(今河南周口市一帶),曾經也是四世三公,將他逼上絕路,唉……有些於心不忍啊。” 

 陳望沒接話,只默默地低下頭品起茶來,再多說就是多餘的了。 

 聰明人點到為止,做不做在你,但再多勸下去,萬一將來風向一變,舍袁挺桓的帽子扣在自己頭上,說不清楚了。 

 能屹立在政治中心旋渦不倒的不二法門,就是儘量誰也不得罪,說不定哪天袁家起桓家落,亦或是王謝庾郗呢。 

 謝安心中大慰,滿面春風地道:“令姜時常與我說起賢侄大才,果然不假,我也知她對你有意,待你加冠後,我會親自去與譙國夫人及柳氏夫人商談此事的。” 

 “不不不,”陳望慌忙擺手道:“侄兒一直待謝阿姐如親姐,絕無半點非分之想,還望叔父明察。” 

 謝安站起身來,微笑道:“也好,也好,我歷來就不贊同包辦兒女婚事,你們還是再相處相處,不過大晉律法士族不得與平民婚嫁,否則依罪論處,你們這一代人在建康就這麼些人。” 

 陳望聽得明白,謝安的意思是你不要再挑剔了,我侄女已經在士族女子中才貌數一數二了。 

 但陳望還是對那個王法慧有揮之不去的念頭,若不是在此守陵,他能天天去五兵尚書府找王蘊喝酒。 

 陳望趕忙也站起身來,不住地點頭。 

 出了茅草屋,謝安深吸了一口夜晚的清新空氣,長長地吐出,彷彿多日來憋悶在胸中的濁氣一起吐出。 

 負手仰望漫天熠熠星辰,感嘆道:“賢侄大才,怪不得興公極力推薦你去洛陽,如今方知識人我遠不及也。” 

 陳望不好謙虛,因為謝安誇的是師傅孫綽,也不好承認,只得躬著身子傾聽。 

 只聽謝安又道:“待賢侄服孝期滿,我定當上奏陛下,先舉孝廉再薦入仕掌兗州。” 

 陳望一聽,這不是沿著曹操的路發展嘛,我可不是奸雄的材料哈。 

 趕忙躬身道謝,“一切仰仗叔父教誨和提攜。” 

 謝安轉身滿意地拍了拍陳望肩頭,意味深長地道:“神州陸沉,百年丘墟,我們都老了,振興晉祚,光復舊土還得靠你們這一代人啊!” 

 陳望暗笑,老謝連桓溫的名言都用上了,別以為我不知道。 

 這是桓溫第二次北伐,伐的是被陳謙從淮北趕走的羌族姚襄,當時佔領的中原。 

 大軍在向洛陽前進時留下的名言。 

 洛陽…… 

 陳望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忙向謝安一拱手道:“侄兒有一事想請叔父幫忙,不知——” 

 謝安面帶責怪地打斷他的話道:“哎……賢侄啊,跟我還客套什麼,有事儘管說嘛。” 

 “我手裡有兩種筆跡,想請叔父在建康找一個書法聖手幫我鑑定一下,是否出自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