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2章 廣陵公府

 “但我聽師傅說,江北四州可是我潁川陳氏的地盤,怎能讓桓、謝兩家去掌管?”陳望抗辯道。 

 “看來你真的有此打算,不回來了?”褚太后咬著銀牙道。 

 陳望趕忙擺手道:“不不不,我沒有此打算。” 

 “那就好,你一個娃娃怎能領四州?可笑,再回來學習幾年吧,軍國大事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褚太后不無嘲諷地道。 

 陳望知道不能再爭辯了,再爭辯這老女人一怒之下,什麼事兒都能做出來,說不定自己連去都撈不著去了。 

 於是低下了頭。 

 褚太后以為說服了陳望,抬手按著他的肩膀站了起來。 

 伸了個懶腰,定定地望了陳望一會兒,莞爾一笑,潔白的腮邊兩個梨渦非常明顯,緩緩道:“好了,待會兒就要出發了,你洗漱一下,吃點飯吧。” 

 “遵……遵命,太后。”陳望迴避著她的眼睛,支吾應道。 

 褚太后輕移蓮步,向屋外走去。 

 看著她婀娜多姿的背影,陳望一時之間懵圈了。 

 她怎麼就這麼希望我留在她身邊,她到底是我什麼人? 

 陳望起身,胡亂吃了幾口飯,洗漱了一下。 

 正梳理著頭髮聽到門口有年輕的宦官聲音,細聲細氣地問道:“公子,該出發了,奉田大人之命,送您去桃葉渡。” 

 “哦,就來了。” 

 陳望邊說著,邊照著銅鏡戴上小冠,拿起桌案上的行囊斜挎在背後,出了房門。 

 跟隨著年輕宦官一起,離開了皇宮,穿過臺城。 

 有許多來往的文武官員紛紛駐足,表情各異,有的向他頷首,有的向他微笑,有的帶有疑惑。 

 陳望抖擻精神,心道不能給我那大晉第一戰神父親丟人,挺起小身板來,表情輕鬆地一一點頭致意。 

 當走出甲士林立的臺城後,三十幾丈外有一乘暖輿停在城門口,兩名差役樣子的人蹲在地上說著話。 

 見陳望隨宦官走出,兩人站起身來,將暖輿前面壓低,恭請陳望。 

 陳望駐足回首,看向臺城,這個東晉政治中心以及皇宮所在地。 

 雖然他去北京旅遊到過故宮紫禁城,從色彩上這裡是遠遠不及那黃瓦紅牆,金碧輝煌。 

 但高大的臺城城牆,輪奐巍峨,渾樸厚重,皇宮內殿臺樓閣,青瓦黑牆,矗雲幹漢,自有象徵著皇權的威儀和尊嚴。 

 他心中默唸道:“別了,臺城,別了,建康宮,此地雖好,但好歹來到你們東晉一趟,絕不應當在此荒廢光陰。” 

 打定主意,撩袍抬腿,跨過轎杆,進了暖輿。 

 兩名差役抬起暖輿,小宦官跟在旁邊,一行人小跑離開了臺城。 

 京城四市,其中建康大市為孫權所立; 

 建康東市,也在同時設立; 

 建康北市為西晉永安元年(公元304年)設立; 

 在建康東華門外有一土臺高三丈,土臺上還有兩間屋子,這就是旗亭。 

 時值清晨剛過辰時(早七點),旗亭擂響鼓,建康四市中的大市與東市同時開市,商賈們可以進入這兩個市場進行交易。 

 旗亭中午擂鼓,意味著東市關閉,同時也意味著北市開市。 

 宮廷、大臣、貴族採購和換取貨物都在此進行,當然,都是他們的家丁、奴僕出面。 

 因他們的工資還有大部分來自於絲絹布帛以及糧食,只有少部分五銖錢。 

 五胡亂華,北方大批災民渡江南下,朝廷也是入不敷出。 

 交易活動從不到辰時開始,往往在中午達到頂峰,故又稱為日市。 

 而大市也就是陳望現在路過的地方,整整一條河道兩邊都佈滿了大小商肆,來往者摩肩接踵。 

 商販的叫賣聲,雞鳴狗吠聲,呼兒喚女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 

 陳望掀起側面的輿簾,好奇的觀賞著來往的人流,眼見沿途經過了無數的橋。 

 前方又出現一座橋,橋上貫通著一條筆直的、路況好得令人咂舌的大道。 

 但那大道卻人蹤絕跡,與另一側的人流如織形成鮮明對比,似乎已走到了市場盡頭。 

 他向正在旁邊一邊小跑一邊擦汗的小宦官,指點著遠處那座橋、那座筆直的大路問:“此為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