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任命

 “孝父、錢易,你們帶好部隊,明日隨我回冀州!”這裡的事,基本安排完畢,一些旁枝末節就留給鮑信和徐晃去理會。 

 如今兗州算下來,有黃巾軍歸降的六萬多人,自己還有四萬多人,劉岱留下的也有四萬人,總數算起來也有十四萬人,只不過黃巾軍歸降的那些士卒,必定是要挑選的,充其量也只有十萬人左右。 

 要廖化和彭脫他們招兵買馬,只不過不想耗損精銳去攻打太山,這些精銳訓練了那麼久耗費了不少的精力。 

 若是太山能兵不刃血歸降,那是最好不過,再從其中挑出十萬人,不算難事,那麼剩餘的人,就能充當屯田兵,屯田兵,再多些也無所謂。 

 將領包括廖化他們在內的,也有六人,足以應對一些突發情況,又有程昱之才,兗州怎麼也亂不起來。 

 徐晃他們在泰山郡,幾乎所有的村莊,幾乎都是空的,只有少數村莊有人,那些人幾乎躲在山中又或是一些孤寡老人。 

 徐晃並沒有因為他們是孤寡老人就另眼看待,反而更加貼近他們,令百姓對他們好感倍增。徐晃他們的做法,讓程昱對呂布的看法大為改觀。 

 “徐將軍,你們在冀州也是這般嗎?”程昱還是忍不住地問道。 

 徐晃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是的,程大人,你若是經常在冀州,你就不會這麼問了。” 

 “此話何意?”程昱不解地問道。 

 “程大人,不論在冀州或者在幷州,此等小事,不足與掛齒。主公說,百姓為水,官兵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如同當今朝廷,黑暗昏庸,大漢百姓備受苦難,所以才出現各處動盪起義。若是朝廷善待百姓,朝廷有難,百姓豈能不救之?”徐晃依舊記得呂布說過的話。 

 程昱頓時被徐晃這番言論驚得一跳,隨即不再說話,看著徐晃對百姓的言行舉止,彷彿每個動作、每一句話都透露著一道韻味。 

 深深地吸了口氣,彷彿做下了重大的決定,走到徐晃面前說道:“呂大人如此對百姓,兩地百姓對大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