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秋隕S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章放個替死鬼出去

剛才不是說為何放過董卓嗎,怎麼忽然變成大漢為何衰落了。

張子毅,你的腦回路能不能正常點!

倒是荀攸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當即開口問道:“主簿所言,在下亦困惑許久,還請賜教。”

“好,那我便來說說我的拙見。”

張恆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道:“國祚興衰,古已有之,不足為奇。然則究其根本,卻還是百姓一口飽飯的事兒。只要天下的百姓活得下去,便無人造反,自然長治久安。

昔年黃巾亂起,賊首張角兄弟固然可恨,但那些從賊的百姓,若是能安居樂業,他們憑什麼跟著張角造反?”

聞言,荀攸不禁點了點頭。

“主簿所言極是。所以想要長治久安,必須得外御強敵,內修政理民生。清吏治,墾荒田,修律法,方可使天下為公,人人自安。”

荀攸所言,算是歷代讀書人追求的理想狀態,不能說錯。

但是……

“不,還不夠!”張恆搖了搖頭道。

“何處不夠?”荀攸疑惑道。

治理天下其實是個宏大的命題,但追究到根子上,還是逃不開制度的問題。

其實歷朝歷代在建國之初,無論採取何種制度,大多可以算得上是政治清明。但同樣的制度,為何到了王朝末期,卻弄得民怨沸騰,四處揭竿而起?

說到底,無非是既得利益者佔據了太多資源,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直到無力維持最低限度的溫飽,而朝廷無力改變這個症狀,自然就崩了唄。

任何新興王朝,都是在前朝的屍骨上建立起來的。既得利益者早被碾碎,無人趴在百姓身上吸血,自然盛世可期。

可那些建立起新興王朝的權貴們,又會慢慢進化成既得利益者。往復循環,生生不息。

制度還是那個制度,只是時間一長,難免被找到漏洞。既得利益者們便藉助這個漏洞壯大自己,猶如寄生蟲一般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等到國家越來越羸弱的時候,就算當權者想改革制度,也為時已晚。

因為那些既得利益者早就成長為了怪物,誰敢動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聯合起來弄死誰。

這也是古來變法,多以失敗告終的原因。

於是,天下便順理成章地迎來了王朝更替。

如人生病一般,初時不加以救治,等到病入膏肓時,便藥石無救。

所以,天底下沒有最完美的制度,只有最合適的制度,也就是不斷縫補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