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慧目 作品

第8章 老書蟲的選擇,口含天憲的由來

 “大爺,你這是想放過我了?求你了,換個人霍霍吧,我快要成神經病了”。 

 老書蟲瞪著眼睛,“怎麼,就這麼想攆我走?你搞清楚,不是我求你來的,是你自己送上門來的,說起來這是我的地盤”。 

 夜小天趕緊解釋,“大爺,我不是這個意思,咱們以後能不能就相安無事,你想說話了,就找我聊天,其他事就別來了,我這腦花快成漿糊了”。 

 老書蟲洋洋自得的說道,“小夥子,曉得你大爺的厲害就行了。從今天開始,你可以不用顧慮了,我不會再去竊取你的記憶了,你安穩了”。 

 夜小天喜出望外,“大爺啊,千呼萬喚始出來啊,三年了,你知道我這三年是怎麼過來的嗎,就等你這句話了,這日子我總算是盼出頭了。 

 不行,你是讀書人,說話自然算數,我不是你們儒家讀書人,幸福來得太容易了,我這心裡面不得勁,你站著別動,我給你磕一個算了”。說著,夜小天就不由分說的給老書蟲磕了一個頭,邦邦響。 

 老書蟲一臉得意的看著高大的夜小天第一次心甘情願的屈服,開口說道,“看在這個響頭的份上,我再給你承諾一件事,以後沒有你的許可,我不會再擅自進入你的腦海,我會留在你師父那個角落,幫他看著你”。 

 夜小天原本笑呵呵的,聽完老書蟲的話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趕緊抬起頭一臉問號的問道,“啥意思”? 

 老書蟲一臉的壞笑,“意思很簡單,你以後要和我相依為命了,老夫把命搭在你身上了,大家以後行走江湖,說不定就一塊玩完”。 

 夜小天一下子不幹了,這大爺就像一塊牛皮糖一樣,他巴不得早點甩掉他,“大爺啊,不帶這樣的啊,你怎麼還賴上我了,這麼多的讀書種子,他們求著拜著要供奉你啊。 

 我認識一個讀書種子,絕對的良家子弟,品性純良,才氣也是一等一的好,我介紹給你好不好”。 

 見老書蟲搖頭,夜小天接著說道,“弱水三千,你何苦偏要要吊死在我這棵歪脖子樹上,只要你踏出一步,整個世界海闊天空啊”。 

 老書蟲得意的說道,“我樂意”。 

 夜小天脫口而出,“臥槽”! 

 老書蟲瞪眼說道,“休得狂言,還想不想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了”。 

 夜小天趕緊站起身來,“大爺,你說啥是啥,我錯了還不行嘛,私人隱私神聖不可侵犯,這是我的最後樂園”。 

 老書蟲雙手背在背後,故作儒雅狀,“識時務者為俊傑,老夫是讀書人,你那些腌臢心思別用在我身上”。 

 夜小天趕緊點頭哈腰,“是是是,明白明白,大爺你是君子坦蕩蕩,我是小人長慼慼”。 

 老書蟲轉身白了夜小天一眼,“我真為你這先生不值得,你這些年讀的什麼書”。 

 夜小天無所謂的說道,“望天書唄”。 

 老書蟲怒其不爭的說道,“簡直朽木不可雕也”。 

 對話完畢。 

 —— 

 又是一天夜裡,老書蟲如期而至,卸下包袱的夜小天很愜意的躺在地板上喝酒,吞雲吐霧間,一聲“嗨”就算是招呼他了。 

 老書蟲也習慣了這種相處方式,見他愜意的喝著小酒,望著窗外黑漆漆的夜色,隨意問道,“這大晚上的,沒有星辰,黑漆麻烏的,什麼也看不到”。 

 夜小天心神放鬆許多,突然想起了一個電影臺詞,“也不是,天亮後就會很漂亮”。 

 老書蟲貪婪的聞了聞空氣中的酒氣,“好酒吧”? 

 夜小天舉起酒葫蘆,“算得上是好酒了,靈酒中的一種,我這裡存量不多了,試試”?! 

 老書蟲遺憾的搖搖頭,“喝不到了”。 

 夜小天仰頭喝了一口,轉頭看著黑夜沒說話,突然想起什麼,“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老書蟲看著放鬆不已的夜小天,問道,“被囚這些日子,有什麼想法沒有”。 

 夜小天放下酒葫蘆,想了想,“有過,覺得人身不自由,有時候覺得很憋屈,就像是被關進籠子裡的老虎。在三清天下的時候,覺得修行也不過如此,強者生,弱者死,無外如是。 

 後來想通了,師父說過,強者要以弱者的自由為邊界,大自在既是大悲哀,以前懂皮毛,現在懂了,在儒家天下,權利和暴力一定要關在籠子裡”。 

 夜小天從未這樣放鬆過,老書蟲卻一反常態,神色有些嚴肅。 

 沉默許久,看夜小天沒有開口的慾望,酒越喝越多,眼神卻越來越明亮。 

 老書蟲突然開口說道,“儒家的天下得來太不容易,我們被奴役得最久,抗爭失敗後血流鋪滿了整個大地。儒家的先賢前仆後繼,在不停的戰鬥中,有人領悟了浩然正氣的運用。 

 浩然正氣,是文人不屈的意志,是文字出現後的一種力量形式,是一個個規矩。但是怎麼運用才是根本,否則就是湖海之水,水勢由天定,於自身無益,反而有害”。 

 夜小天自嘲一笑,“像我這種,差點爆金丹”。 

 老書蟲稍作停留,繼續說道,“儒家浩然正氣的運用,是文字賦予的規則。何為規則,即由群體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裡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這是由我儒家聖人發起並帶頭制定”。 

 夜小天聽到這裡,有些醉意舉起酒葫蘆,“敬孔聖人,敬所有先驅者”。 

 老書蟲不去管他,繼續說道,“規則的存在分三種形式:明規則、潛規則和元規則,無論何種規則只要違背善惡的道德必須嚴懲不貸以維護世間和諧。 

 明規則是有明文規定的規則,存在需要不斷完善的侷限性。大漢國成立之初,士大夫輔佐治理天下,用的就是明規則; 

 潛規則是無明文規定的規則,約定俗成無侷限性,可彌補明規則不足之處。這也是很多不合規矩的規矩,在特別時期行特別之法,特殊事情特殊對待,也許不合法,但是合理,以目標為導向,結果是好的,過程不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