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孽緣 作品

第28章 文壇有趙公子的傳說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戰爭結束,回家過平凡的日子,生活平淡才是真。 

 戰爭帶來的是百姓無盡的苦。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周彥邦讀完這首詞,內心的震撼可想而知。 

 這詩不僅郎朗上口,而且用詩的方式來敘事,講故事! 

 寫的是戰爭題材, 

 著墨較多的卻是不具功名主義的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 

 極富生活氣息。 

 跟他們剛才寫的截然不同, 

 全詩一問一答, 

 短短吻合,沒有突兀。 

 有時候長短句不一樣,但是 

 上下文聯繫之緊密,無人能及。 

 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 

 和那以物言志比較。 

 以物言志真的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兒戲。 

 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神氣躍然, 

 太有感染力了。 

 周彥邦,沉浸在這首詩的意境中。 

 久久不能出來。 

 錢老,李老,孫老, 

 看著周彥邦郎朗順口的讀出來。 

 讀詩,抑揚頓挫, 

 並沒有第一次讀,而生澀。反而好像這首詩是讀了百遍的那樣熟悉。 

 三老聽完周彥邦讀完, 

 三個人都不約而同的身體往後靠了靠, 

 略帶沉思的,一起捋了捋下巴的鬍子。 

 再看這群聚會的才子們。 

 一個個面面相覷, 

 呆若木雞。 

 靈魂好像無處安放的空洞, 

 不知所措! 

 這裡面最震驚的是李師師。 

 別人不瞭解趙濤, 

 李師師不一樣,他們可是有著十年的交情。 

 十多年了。 

 趙濤給他第一印象就是貼心。 

 第二印象就是神秘。 

 第三印象其實是不好的-典型的敗家子。 

 怡紅院本來就是燒錢的地方,趙濤每次來都花好多銀兩。 

 李師師有時候不忍心,還勸趙濤,點唱歌,點跳舞,作陪。可以和她說,不用這麼破費。 

 趙濤卻說,銀子就是用來花的,如果不花,銀子和石頭沒有任何區別。 

 花出去才叫銀子。 

 獨特的見解,新穎的思想,格格不入的行為。太離經叛道了。 

 別人重視的,他卻無足輕重,反而一些李師師覺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