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清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章 高呈身份

憲郡王夫婦壯烈殉國,極大地刺激了北境三州的邊軍和百姓。在他們心中,憲郡王夫婦與那些在京都過好日子的達官顯貴不同,是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上的。

可這麼好的人,卻被該死的北漠人給害死了。北境的軍民因此更加團結,也更加堅決地投入到抗擊北漠的鬥爭中去。這是本想除去憲郡王夫婦來打擊大齊軍民士氣的北漠人所始料未及的。

憲郡王夫婦遇難的消息傳回新京後,滿朝皆驚,順宗皇帝痛心不已。

朝中不少官員群情激奮,喊著要為憲郡王夫婦報仇雪恨。哪怕此時因為連年大戰,大齊的國庫、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也要擠出一些給北漠還以顏色。

但是,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股聲音出現在朝堂之上。他們認為皇子殞命戰場有損大齊威嚴,此事最好低調處理。而且,北漠說不定猜到大齊要報復他們,已經設好局等他們往裡鑽了。

雙方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還是因受了刺激而臥病在床的順宗皇帝拍板,要求北境邊軍暫且保持克制,莫要衝動行事,等到時機成熟再與北漠人算清楚這筆賬。

而這樣一來,就只能委屈憲郡王夫婦了。順宗皇帝心中有愧,便大肆封賞了憲郡王夫婦留下的孤女,賜她郡主之位,除了讓她繼承憲郡王的封地外,還額外再賜予了一郡之地作為她的封地。

因為她年紀尚幼,順宗皇帝便做主讓成婚後一直無子的九皇子夫婦,也就是如今的大齊帝后,撫養她長大成人。

所以,實際上她才是第一個在當今帝后膝下承歡的孩子。再加上她本人玉雪可愛、天資聰慧,自然而然地與當今帝后形成了深厚的感情。

今上即位後,也沒有因為她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而對她有失偏頗,直接將她封為了昌邑公主。

擁有一大片富饒的封地,又得帝后寵愛,昌邑公主在大齊皇室之中的地位甚至高過一些普通郡王。

更重要的是,昌邑公主自幼由皇后娘娘親手教養長大。當今皇后出身相府,幼承庭訓,德容言功出類拔萃不說,還博學多才,尚在閨閣之中時她的才名便傳遍新京。

昌邑公主本就資質上佳,再得到如此優秀的皇后娘娘將一身才能傾囊相授,不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卻也是皇室宗親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了。

她雖然礙於身份不便參與政事,但卻一直致力於濟貧扶弱。她每年都會把自己封地的產出拿出至少一半來資助新京以及附近州郡之中的慈幼院。

為了讓慈幼院裡的孤兒們有一技之長,昌邑公主還自掏腰包在慈幼院附近設立百藝學堂,除了供慈幼院的孩子們讀書習字外,還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刺繡、扎染等等各種活計。

昌邑公主的這些善舉被百姓們看在眼裡,她的菩薩心腸也被無數人所稱頌。因為她,大齊皇室在民間也得以掙得不少臉面。還有很多官宦世家的女子把她視作值得一生追隨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