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葵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姚立國的遺物

    ()        我這才想起來,當時我著急爬上青銅棺槨找吳靜涵,當時只顧注意棺槨裡有沒有吳靜涵,忽略了裡面並沒有屍體。棺槨裡沒屍體?這無疑於花園裡沒有花,果園裡沒有水果。

    現在想起來,才覺得事情不對勁。

    我深吸一口氣,仔細回憶那一幕……

    當時我順著青銅鎖鏈爬向棺槨,先是看到棺槨蓋拉開著條半米多寬的縫隙,裡面是口黑色的棺材,吳靜涵就是躺在這口黑色的棺材裡,而這口黑棺材卻沒有蓋兒,更沒有屍體。

    當日從黃河地下空間出來後,我曾詳細瞭解過古代棺槨。

    古代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級的棺葬制。

    棺即盛放死者的木製葬具。槨,套在棺外的外棺。

    木棺出現於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至龍山文化已出現木槨,用於氏族中之頭領。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條疊壓成方形或亞字形的槨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

    至周代,棺槨制度化,規定:天子棺槨四重,親身的棺稱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稱地也,以椴木製成;第三重稱屬,第四重稱大棺。帝后之外槨兩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槨又稱“梓宮”。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別為三重、二重、一重。

    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無槨。後世帝王、貴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

    簡單說棺槨是古代身份的象徵。

    在古代,尤其是前秦時期,金屬的價值是現在人想象不到,使用金屬器物,更是一種身份和財務的象徵。

    那口青銅棺槨足夠震撼人——怎麼可能下葬後,沒有嚴絲合縫呢?更不可能忘記給裡面的棺材弄個蓋兒吧!

    最邪門的還是棺槨的主人失蹤之謎。

    大舅昏迷前說,不能讓裡面的東西跑出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我們進入到禹王廟時,那東西已經跑了出來?

    其實最邪門的是,吳靜涵怎麼昏迷在了青銅棺槨內呢?而且她自己竟然還不知道。

    這麼一想頓時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醫生趕過來,檢查了一番,說大舅身體還很虛弱,需要好好休息,不讓我們再打攪他。

    倆人剛出病房,劉立偉的手機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