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葵 作品

第二百八十九章 蠱蟲的毒

    傳說中養蠱的方法有很多,都很神聖,其中布拉古他們所在的老苗族是這樣養蠱的:要用一百種蟲類,而夷人所要的只有十二種。

    在養蠱以前,要把正廳打掃得幹乾淨淨,全家老少都要洗過澡,誠心誠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點燭,對天地鬼神默默地禱告。然後在正廳的中央,挖一個大坑,埋藏一個大缸下去,缸要選擇口小肚大的,才便於加蓋。

    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見缸中的情形,人們越容易對缸中的東西發生恐怖,因恐怖而發生敬畏。缸的口須理得和土一樣平。

    等到夏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到田野裡任意捉十二種爬蟲回來(不是端陽那天捉回來的爬蟲養不成蠱),放在缸中,然後把蓋子蓋住。

    這些爬蟲,通常是毒蛇、鱔魚、蜈蚣、青蛙、蠍、蚯蚓、大綠毛蟲、螳螂……總之會飛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腳會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蟲。這十二種爬蟲放入缸內以後,主人全家大小,於每夜入睡以後禱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禱告一次。

    連續禱告一年,不可一日間斷。而且養蠱和禱告的時候,絕不可讓外人知道。要是讓外人知道了,自己養的蠱就會被巫師用妖法收去,為巫師使用,主人就會全家死盡。即使不被巫師收去,成蠱以後,也會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爬蟲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強大的吃弱小的,最後只剩下一個,這個爬蟲吃了其他十一隻以後,自己也就改變了形態和顏色。

    根據傳說的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叫做“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所變成的。一種叫做“麒麟蠱”,形態與間相似,大約是青蛙、蜥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的。盜墓

    一年之後蠱已養成,主人便把這個缸挖出來,另外放在一個不通空氣、不透光線的秘密的屋子裡去藏著。

    據說蠱喜歡吃的東西是豬油炒雞蛋、米飯之類,飼養三四年後,蠱約有一丈多長,主人便擇一個吉利的日子打開缸蓋,讓蠱自己飛出去。

    蠱離家以後,有時可以變成一團火球的樣子,去山中樹林上盤旋,有時可以變成一個黑影,在村中房屋間來往。蠱的魔力最大的時間是黃昏。每次蠱回家之後仍然住在缸中。

    吃到人的這天,主人就不必餵它東西了。據說養蠱的好處並非要蠱直接在外面像偷盜一樣偷寶貝回來供主人使用,而是要借重蠱的靈氣,使養蠱的人家做任何事情都很順利。

    如果主人想要經商,藉助蠱的靈氣,可以一本萬利。如果主人想要升官,藉著蠱的靈氣,可以直上青雲。反過來說,如果偶一不慎,被受蠱害的人家知道了,去請專門的巫師來把蠱收掉,蠱的主人便會諸事不宜,全家死盡。

    養蠱的人家,除了日常要虔誠服侍之外,到每年夏曆六月二十四日,要對蠱作隆重的祭禮。

    這個祭禮延續三天,即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在這三天之內,主人要每天都用新鮮的豬一頭、雞一隻、羊一頭,煮熟以後,到晚上星宿齊觀天空之時,全家把豬羊雞搬入養蠱的秘室中去俯伏禱告,禱告完畢,將豬羊雞砍碎,投入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