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晨光 作品

第20章 黃鶴樓

月餘之前,天降暴雨,連綿半月,受災的百姓多達數十萬,一夜之間,感染瘟疫流離失所的更是不計其數。



朝中大臣爭論不休,都沒有兩全之計。



僅憑一個惡名在外的紈絝子弟,就有良策?



“在陛下與諸位大人面前,小子不敢說有良策,只是有些許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既是不成熟的想法,那與他們之前的建議,多半差不多。



說與不說,用處怕都不大。



眾人心中的想法,在宋言話音落下之後,恐怕是出奇的一致。



特別是高顛,他一聽聞宋言只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便心中暗喜。



“但說無妨。”



惠文帝神色不變,眼中倒是多了一抹期待。



對於宋言的謙恭,他頗為欣賞,不驕不躁,與坊間的傳聞完全不同,也不知道是宋景明特意交代,還是他故意隱藏的。



“受災的流民太多,若是國庫充盈,自然可以撥銀髮糧救災。”



此法自然是首選,也有人提過。



但大燕內憂外患,與北荒連番征戰,國庫早已空虛。



宋言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吳定就搖了搖頭,



“天災爆發之後,各府縣就已經安排了錢糧救災,但災民的數量頗多,根本無濟於事。”



國庫與地方捐獻的錢糧,與之災民的數量相比,根本就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



流離失所的災民,不斷南遷,都集聚在天京城周邊的各大城縣,主管地方上的官員,早就焦頭爛額。



加上有些地方氏族、官員,還要中飽私囊,自然是治標不治本。



“眼下,不僅天京城外聚集了大量災民,周邊府縣同樣如此,若是收納災民,恐感染瘟疫,造成更大傷亡,若是不收納,那這些災民唯有等死一途。”



宋言頷首點頭,將眾人的眉眼變化,盡收眼底。



“如果將災民遷回故地呢?”



工部尚書趙康,目視宋言,問了一句。



宋言一聽這話,便知道,剛剛在大殿外,提議將災民趕回歸地的便是他。



這豬腦袋不知道怎麼想的,受了天災的流民,本就因為求生,來天京城避難,如今朝堂不但不給救濟,反而將人趕回去。



那豈不是加重民變?



到時候,各地必然會有百姓揭竿而起,反對之聲也會越發增重,朝堂又要費心費力去處理。



簡直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但當著惠文帝和其他官員的面,宋言又不好直接落了他的面子,只能委婉道:



“若是放在平時,大人這法子自然可行,但是……”



宋言話鋒一轉,趙康臉上的神色瞬間就變得難看,宋言心中微微一嘆,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