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 作品

第448章 撅把子手槍+

 胡湘回到武安有一段時間了,也參加了多次早會。

 大名等地,農村地區頻繁的人命案件,早會也經常討論,還沒有想出好的應對措施。

 而且在蒙古騎兵來期間,因為兵力不足,竟然發生多起,數十口百姓一同被殺的惡性案件。

 這尼瑪金國的奸細,真是防不勝防。

 現在天氣轉暖了,麥苗也逐漸高了,地裡面也能隱藏人了。

 雖然也可以派軍隊一首在村莊巡邏,短時間可以,但長時間對武安的負擔也太大了。

 就好比現在一個城市的警察數量,可以24小時保護一小部分公民安全,但要是全城百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那麼多的警力,就是派部隊也不行。

 因為任何社會,不從事具體勞動的公職人員數量,是遠遠少於百姓的,更何況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

 武安沒有危機時候,除了一千多常備兵不幹活,其它幾千士兵都得從事生產和勞動的。

 胡湘帶領軍隊去北方時候,很多城池也都是少量兵力,燕京城,滿城,涿州都是。

 因為不打仗,很多士兵都是回家幹農活的,誰要是長時間保持大戰時候那樣多的兵力,那來年都得餓死,除非你外出搶到很多糧食。

 遊牧民族也是一到春天,就回草原,那是忙著生產,等秋天時候,馬匹養的膘肥體壯時候在南下搶劫,搶到了就過個肥年。

 這天早會,胡湘經過考慮,建議給村民配備手持的火器,安裝一發手槍彈的手槍。

 當然也不是免費給村民配發,用糧食更換手槍和子彈,不過子彈是限量的。

 為什麼這樣,因為胡家為收買人心制定的是低稅收,要想從農民手中獲得糧食,就需要花錢購買了。

 用手槍更換糧食還能節省銀子。

 “百姓武裝化,三郎這個說話很新奇,”老胡管家說道。

 “恩,這單發手槍,對我們來說威力不大,但對百姓自衛那意義大多了,”李巖說道。

 “我感覺這個主意好,”李森也表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