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元好問中

 等到下午時候,一箇中年人來到酒肆,說自己是元好文。

 胡湘一看,那是位風流才子!

 是位落魄的中年人,和李巖年齡差不多,衣服儉樸,多有補丁。

 而且臉上佈滿滄桑,一看就是位落魄的書生,經歷過多年的科舉考試,身無長技,只能靠教書為業。

 而且他這個年齡可以說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負擔可以說相當大,但現在沒有一點功名。只能平時拼命的節儉開支。

 胡湘之所以能感覺到,因為前世的胡湘也是這類人,對這類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胡湘讓李彪安排最好的飯菜,也上了蒸餾酒。

 “公子,讓人叫鄙人來,有何事··”元好問問道。

 “我在酒肆聽人討論,元先生的詩詞,小生真是好生仰慕,約先生把酒論詞··我先敬先生一杯·”胡湘說完,把酒杯端起,要給元好問敬酒。

 “呵呵,公子過獎了··”元好問說完也端起酒杯。

 咦,元好問眉頭皺了下,顯然沒有喝過蒸餾酒。

 “公子,這酒真是,醍醐灌頂呀,真是好酒··”元好問讚美道。

 古代很多文人都是好酒的,尤其這元好問,還沒有喝過蒸餾酒。

 胡湘也做自我介紹,元好問也做了自我介紹。

 原來這元好問是北魏皇室後裔,祖籍山西忻州,他的祖父元滋善,也曾經在金國海陵王時期在朝中做官,和胡湘的祖爺爺同一個時期在朝為官,不過沒有胡湘祖爺爺官職高。

 到了他父親元德明時期沒落了,他父親多年科舉考試不中,於是在鄉里教書為業,著有“東巖集”。

 到了他這一代,也是從16歲就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可惜屢次不中。去年他己經31歲了,考了十五年,終於考中,可是因為科場糾紛,也沒有就任。現在回家感覺無顏面對親人,就在開封府教書,掙些錢,補貼給家裡。

 現在元好問的親人是在登封居住。

 因為蒙古人屢次進犯山西,他的哥哥元好古,也被蒙古人殺害了,他全家為了躲避兵禍,搬遷到登封居住了。

 胡湘又問遠好問,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首教生死相許?”是啥時候做的,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