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冰 作品

第255章 與佛子論情

 我問出了我最想知道的問題,期待著佛子的答案。 

 佛子淡淡開口:“佛家的七情六慾,其實還應該與五毒八苦九難十劫相同並列,合稱五毒六慾七情八苦九難十劫,這裡先不提十劫,那是佛家理念。貧僧以為其實五毒六慾八苦九難皆應七情而生,七情就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佛家常說這乃人之常情,世人皆有之。” 

 “那為何佛要斷絕七情呢?” 

 “過喜人心散亂失正定;過怒傷身亂干係;過憂致鬱耗心力;過懼躊躇不能進;過愛無象心無所;過憎傷心無人近;過欲貪婪不知足。七情難捨,過情傷身亂心行非常。” 

 “曾有佛家高人說過一句話,小僧在這裡也說於施主聽權當你我共勉之。” 

 “七情不染,八德為馨,二酉精藏,九思終益,四大能空,五蘊自破,三寶充固,六塵皆飛(取自佛家對聯)。阿彌陀佛。” 

 “在下受教了,七情在佛家之中被剖析如此透徹,那麼七情究竟在佛教又意味著什麼?” 

 “七情於我與佛教典籍而言乃人初之生具,無可避免,修佛就是參悟七情的真實,參透七情之表象,以此來避免所思所行被七情所影響,而忠於自我的本性。” 

 “阿彌陀佛,眾生皆有佛性佛心一如本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破七情只為除其影響,使佛性顯露,這也是眾生皆可成佛的根本,此乃佛之大善!” 

 “佛子所言有理,卻盡乃經書內所說,不知佛子現在修行至何處?可有何感悟?” 

 佛子一愣,雙手合十,接著便搖頭自嘲:“貧僧愚鈍,現在修行只是到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無任何感悟。阿彌陀佛。” 

 我點點頭:“佛子高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下愚見,佛子現在的狀態或許需要一番入世修行,不去接觸又如何能夠理解和驅除,閉門造車與實踐這是相互為悖論的。” 

 “施主所言極是,不知施主又如何看待七情呢?阿彌陀佛。” 

 “佛子剛剛介紹過佛家的七情,我認為七情的類別一如佛家所說,也是人之常情,但我覺得更是個人的私人的,而非他人之事。” 

 佛子面露和善笑容,循循善誘:“施主此意何解?” 

 佛子問出這樣的問題實乃意料之中,只是最近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只能說其中十分略懂其一吧,實在不敢說是什麼真知灼見。 

 只好開口:“此乃我的愚見不知善否,佛子暫且聽聽,若有不妥,佛子就純當我拋磚引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