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內憂外患

 整個場面莊嚴肅穆,沒有人說話,只有細雨的沙沙聲和偶爾傳來的鳥鳴聲。人們的心情都格外沉重,彷彿整個世界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在這片寂靜中,允常的離去成為了越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也讓人們更加珍惜當下,銘記這位偉大國君的功績和品德。 

 隨著老越王允常的與世長辭,朝臣們分暗中成了兩派,分別支持前太子勾踐和公子稽會兩位公子爭奪王位。兩派之間的分歧如同經緯分明的線條,清晰可見。 

 一方是勾踐的支持者,堅信勾踐具備領導國家的才能和智慧。這一派以范蠡、文種為代表,他們一開始棄楚赴越就是奔著勾踐去的。 

 在一個春日的夜晚亥時時分,月光如水,微風輕拂。范蠡和文種秘密地相聚在範宅的一間屋子裡商談,他們的神情嚴肅,彷彿肩負著重大的使命。 

 房間裡,燭光閃爍,映照著他們堅定的面容。他們輕聲交談著,討論著越國的現狀和未來的計劃。 

 “少禽兄,允常存於世時吾等不便一展所長。如今,彼已薨矣。目下,越國國內暗流湧動,吾等當速行踐策也。”范蠡臉色凝重地說道。 

 “哦~,少禽兄,以君之見吾等該當如何?吾等自楚而來,乃為"聯越制吳"也。大王亦始終關注會稽之局,命吾等速依計行事兮。”文種沉聲道。 

 兩人來越國已經有些年頭了,可由於太子勾踐一直不招允常待見,故而使得跟隨、輔佐他的範、文二人也不受重用。范蠡至少還弄了個會稽令的差使,文種就直接因沒機會而隱居,多虧了右司馬王浩此人聯合朝臣大力舉薦,兩人才有機會出入朝堂。 

 “目下,吾等當速設法使勾踐脫困,使之登基。而後,復徐徐圖之也。”范蠡看著搖曳的燭光,思索片刻後道。 

 “談何易兮,勾踐如今身陷囹圄,未得王令,恐無法復自由之身也。”文種搖頭嘆息道。 

 “哎~,為今之計,只怕需另闢蹊徑方可救其脫困矣。吾等莫不如暗中與皓進、扶同洽之,彼二人亦為勾踐之擁護者也。”范蠡眼前一亮,靈光乍現道。 

 除了他們,還有皓進、扶同也是勾踐的鐵桿擁護者,他二人一直矢志不渝。范蠡顯然是想到了這點,才有如此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