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杜五郎 作品

第360章 君臣情義


                 天寶十載,辛卯兔年。

  從正旦日開始,長安滿城都在期待著上元節放開宵禁。但在元月十四日,一道消息從朔方傳回,使得右相府本就凝重的氣氛更是雪上加霜。

  李岫已從驪山回來了,準備接李林甫去華清宮面聖,今年上元節聖人破天荒地沒有在花萼樓與民同樂,依然還待在華清宮。

  開了春,李林甫精神似乎好了些,不像年節前那樣昏迷不醒,他由人攙扶著躺進車馬。恰有幾匹快馬狂奔過平康坊的大街,在右相府門前急急勒馬。

  “籲!”

  “慢些,休驚擾了我阿爺。”李岫叱喝道。

  “十郎恕罪,是八百里加急,請右相過目。”

  李岫代父接過那公文,拆開一看,赫然見“李獻忠叛唐北逃”之句,他臉色變幻,雖不意外,但還是感到難以接受。

  一開始,他就知道不能縱容安祿山肆意打壓阿布思,但,是他阿爺反覆說了“可”,他才心懷僥倖,想著也許這只是敲打阿布思。

  掀簾進了車廂,李岫把文書攤在李林甫面前,道:“阿爺,李獻忠叛了。”

  “李獻忠?”李林甫喃喃道,眼神渾濁。

  李岫愣了愣,忽然意識到,阿爺也許根本就不記得聖人賜給阿布思的名字了。

  那當時說的到底是“可”還是“渴”?

  李岫心裡清楚,之所以批允安祿山的請求,是因為那樣做最簡單。否則,要想安撫阿布思,光拒絕調其到范陽還不夠,關鍵是左賢王哥解之死。

  歸根到底,李岫還是軟弱,沒魄力追究安祿山擅自殺了哥解,不能替阿布思討回公道。遂以那一個“可”字為藉口,避開這些麻煩事。

  結果,更麻煩了。

  “阿爺,你記得李獻忠嗎?那個說要拜阿爺為義父的突厥人,他叛了。”

  李林甫眼裡這才有了些光彩,訝然道:“叛了?”

  “是,如何是好?”

  “張……張齊丘。”李林甫努力抬起手,嘴裡嗬嗬有聲,好不容易才道:“頂罪。”

  車廂外,金吾衛催促道:“十郎,該起行了。”

  畢竟是要去見聖人,他們也不能出發得太晚。

  馬車遂起行,緩緩駛往驪山。

  ……

  一路顛簸,李林甫似睡非睡,腦海中,一些過往之事似乎隨著馬車的顛簸而回想起來。

  終於,車廂外又響起了李岫的聲音。

  “阿爺,到了。”

  李林甫竟難得清醒了些,忽然想起了阿布思就是李獻忠。

  他遂撐起身來,道:“得向聖人解釋。”

  “阿爺放心,聖人已經在等著接見阿爺了。”李岫連忙上前扶著他,寬慰道:“聖人待阿爺君臣情誼深厚,得知阿爺沒有元氣,下旨讓阿爺一到就面聖。早些面聖,早些恢復元氣。”

  話雖如此,其實一個月以前他就已經過來代父請求覲見了,當時聖人允諾回了興慶宮就召見李林甫。過了幾日,卻是被高力士勸阻回宮,等開了年,只好讓李林甫華清宮覲見,總之是拖了一個月。

  李林甫雖一路車馬勞頓,換了個環境,神志反而更清醒些,他抬頭看著天邊的夕陽,期盼著見到聖人。

  雖不甘就此病去,但君臣一場,他有太多身後事想要向聖人請託了。

  前方有小宦官趨步趕過來,笑道:“右相來了,聖人早有旨意,命奴婢們為右相備了肩輿。”

  “謝聖人。”

  君恩深厚,李林甫愈發感動,重病之下猶勉力開口。

  他被扶上肩輿,過望仙橋、津陽門,穿過華清宮。

  過程中,他掙扎了兩下想要起來,因覺得臣子坐肩輿在行宮中行走不妥,但領路的宦官卻是寬慰道:“右相坐著無妨,聖人在驪山上的朝元閣為右相祈福,路遠又陡,坐著。”

  “為臣於宮中坐轎,太無禮了。”

  “右相為國事操持了一輩子,這點優待豈能沒有?”

  華清宮傍山而建,與驪山融為一體,行走在宮中抬眼就能看到驪山西繡嶺,嶺上諸多宮殿錯落有致,是包括長生殿在內的諸多道觀、祭祀之所。

  一行人又穿過了昭陽門,登上了玉輦路。

  這是以木頭鋪好的登山御道,從華清宮直鋪到山上,以往只有聖人、貴妃才能乘儀駕從玉輦路走,百官則隨侍著走旁邊的小路。

  玉輦路很長,扛著肩輿的宦官換了兩撥人,累得氣喘吁吁,登到了西繡嶺第三峰的峰頂,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

  “右相,到了。”

  李林甫並未再睡著,只是在閉目養神,積蓄精氣準備面聖,一感到肩輿停了,便睜眼準備下轎。

  兩個宦官卻是輕輕按住他,道:“右相不必起身,就這般面聖吧。”

  李岫不由問道:“這般如何面聖?”

  “聖人就在那。”

  李家父子抬頭看去,只見朝元閣巍峨聳立在面前,雖只有三層屋簷,卻彷彿直通青天。

  朝元閣算是李唐社稷的家廟,供奉著老子,以及大唐開國以來的諸位皇帝畫像。聖人曾夢見過太上老君降臨朝元閣,遂將它改名為“降聖觀”,又雕了一尊太上老君的漢白玉坐像放置在觀內。

  那尊玉像還是李林甫安排工匠雕的,為討聖人歡心,特意依著聖人的樣貌雕成,栩栩如生。

  此時,朝元閣上點著燈火,一架步輦被抬到了閣樓上的欄杆邊。

  “聖人至!”

  隨著這一聲喊,眾人紛紛拜倒。

  李林甫動作僵硬,還在行禮,已有宦官行過禮,連忙扶他坐回肩輿,道:“右相且坐,朝元閣居西繡嶺之巔,且供奉大唐列祖列宗畫像,乃世間元氣最得之地,聖人九五至尊,親自登樓為右相祈福,右相且在此感受元氣,早日康復。”

  “臣……謝主隆恩!”李林甫感激涕零。

  李岫拜倒在地,聽聞聖人如此悉心安排,也不起身,重重磕了幾個頭以謝天子隆恩。

  之後,他抬頭遙望,只見聖人端坐於朝元閣之上巋然不動,似在俯瞰著天下蒼生,唯有風吹動那一襲龍袍,一股帝王之氣撲面而來。

  漸漸地,風吹得人愈發覺得冷。

  過了一會兒,卻是高力士親自拿了一件大氅過來,嘆息著給李林甫披上,關切地問道:“右相感受了天子元氣,身子骨可有好些了?”

  “老臣……好多了,咳咳。”

  李林甫因吹了山風而感到不太舒服,強忍著咳,打著精神應付著,道:“朔方之事,臣想向陛下解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