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杜五郎 作品

第192章 官袍


                 滿唐華彩正文卷第192章官袍唐高宗李治的第四子乃蕭淑妃所生,是許王李素節,四十三歲就坐罪縊殺了。李素節有十三個兒子被殺了九個,剩下的四人中,第十一子李璀襲封許王。

  李璀襲爵之後猶不滿足,幫忙讓兄弟過繼給高宗皇帝其它的子系,搶叔伯家幼子的爵位,因此,他一度為中宗皇帝所貶。

  天道循環,如今李璀垂垂老矣,大限不遠,兩個兒子卻還年幼,聖人有意從他侄子中選一人來繼承他的爵位。

  這等情況下,昨日,秘書丞蔣將明帶著一個校書郎拜訪,給他出了個能彰顯聖人文治之功的主意,他當即欣喜若狂,答應上書。

  唯一的問題在於他這個秘書監是虛領,還得要與秘書少監陳希烈知會一聲,共同署名才好。

  故而今日李璀不顧老邁之軀,親自到了未曾來過的秘書省衙門,先是好言安撫了各個下屬,並遣人去請陳希烈前來議事。

  在等待之時,他也說不了別的,說的又是武后對待李氏宗室的殘暴故事。

  “老夫九個兄弟遇害,三伯澤王的七個兒子流放顯州,一個都沒能倖免啊,誰知澤王還有一個兒子存活下來了…….”

  秘書省眾官員都不愛聽這些陳年舊事,耐著性子聽到會食之時。

  終於,李瓘的隨從匆匆趕回,卻是稟報道:“李監,不好了!”

  “何事驚慌?”李瓘見過武周朝的大場面,猶鎮定自若。

  記住網址

  “左相…….左相出了右相府,當即往宮城搶先上書了!

  “他敢?!”李瓘拿著柺杖怒敲地磚,站起身來,擲地有聲道:“放心,老夫必到御前促成大事!

  “好!

  這種結果卻是薛白未曾預料到的,依他原本的計劃,只是以李璀嚇唬陳希烈,讓兩人一同在奏書上署名。

  如今看來,陳希烈比想象中更加立功心切,一點面子都不留給李瓘。

  沒關係,讓這些鬣狗去爭吧。

  “許王走了,事成!

  隨著李瓘的背影遠去,晁衡當即激動地怪叫起來。

  “不愧是狀元郎!真是太有辦法了啊!

  薛白沒有忘記對工匠、楷書手們的承諾,第一件事便是趕到縫書院,道:“諸君安心,聖人寬厚恢宏,諸君以文辭美事為聖人彰煌煌功業,必有重賞。”

  “漲月俸?”

  “漲。”

  “來更多人聽我們指派?”

  “當然。”

  “哎,狀元郎莫聽他瞎說……我等誓重振蘭臺,使書香傳世!”

  “對對,重振蘭臺,書香傳世!”

  薛白笑了笑,心知逼著官長們上書還只是第一步。

  他轉身出了秘書省,往將作監而去。

  將作監位於皇城最西北,是皇城所有衙署中佔地屬一屬二大的。

  一個個院落當中,工匠們正在忙碌地造著不同的器物。在這個開放的大唐,他們的技藝得以充分地發揮。

  “見過國舅。”

  “李少監可在”

  “國舅這邊請。”

  楊銛身披紫袍,身後領著一眾官員,威風凜凜地穿過儀門,步入中堂中廳,毫不客氣地在居中的主位上坐下,自有一番為相者的氣勢。

  不一會兒,將作少監李岫匆匆趕來,有個不易察覺的皺眉動作,行禮道:“見過國舅,不知國舅前來,有何貴幹?”

  楊銛還未開口,忍不住仰頭笑了笑。

  老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右相各司其職,奏摺庶務交由右相,老夫才幹平平,只能做些粗笨之事。造紙、刊書,如此而已。

  “國舅太謙遜了。”

  “說到刊書,此前老夫與今科狀元獻上‘活字印刷術’,聖人命將作監雕版,可有成效啊?”

  “回國舅,工匠以木雕、泥坯試過,木雕易變形難以排版,泥坯則易碎,此法並不實用。”

  “實用於否,看在何處。”楊銛道,“若在秘書省有一套銅版活字,便能有大用處。”

  李岫稍稍一愣,試探道:“不知國舅此言何意?”

  楊銛笑而不語,站在他身後的元載遂準備說話,卻被他擺手止住了。

  稍等了一會,有小吏過來稟道:“李監,秘書省校書郎薛白求見。”

  李岫笑著,搖頭道:“國舅與薛白跑來逼迫我,倒不如問問我阿爺答不答應?”

  “你聽了狀元郎如何說不遲。”

  “也好。”

  李岫看向堂外,見薛白還沒有換上官袍,由此便可見其做事到底有多雷厲風行。

  兩人不久前還因私事有過爭執,此時見面卻只談公事。

  “十郎請看,這是秘書省的上書,很快將有三個舉措。”

  “你們好大膽,不問我阿爺……..”

  “秘書少監是左相,十郎認為他會瞞著右相嗎?”

  李岫稍稍皺眉,目光看向那些舉措,明白了薛白的意思。

  順聖意而為,李林甫不會反對,那麼只要當他是默認此事的,大家直接辦事情,反而會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