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414章 祈禳增壽限


  主簿楊顒在一旁對諸葛亮勸道:“我看丞相經常自己校對書薄賬冊等,竊以為不必如此。”

  見諸葛亮轉頭看過來,楊顒繼續侃侃而言:“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僕執耕,婢典爨,私業無曠,所求皆足,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豈其智之不如婢僕哉?失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稱: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昔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陳平不知錢穀之數,曰:自有主者。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司馬懿之言,真至言也。”筷書閣

  (治理事務自有體制,上下級之間應該各司其職。比如治家之道,必定是讓奴僕耕作,婢女掌管炊飲,如此才能使各自分管之事不會荒廢,家的主人自然也能從容自在,高枕無憂只管飲食。若是每件事都要親自完成,必定導致精疲力盡,反而一事無成。難道這是因為主人的才智反而不如奴婢麼?其實是他不懂得管理家務而已。古人說過,坐著討論問題的,是三公這樣的高官;執行命令去做事情的人,則為士大夫。所以昔日丙吉擔憂耕牛因天熱而喘息,卻不關心道路上橫死的人;陳平不去了解國家錢糧的數目,只是說‘這些自然有主事的人去了解’,所以他們都懂得各司其職的道理。如今丞相凡事都要親力親為,以至於每天汗流浹背,豈不辛苦?如此看來司馬懿說的‘不能長久’的話,真是沒錯。)

  諸葛亮聽完他這一番話後,苦笑著回道:“我並非不知此理,但吾受先帝託孤之重任,總是擔心他人不能似我一般盡心盡力。”

  旁邊的一眾將官聽完後,忍不住都被他的忠心感動,人人低頭不語。

  此後的事情正如司馬懿所料,諸葛亮的身體每況愈下,常有神思不寧的症狀。

  魏軍的將領們得知諸葛亮用女人服飾侮辱司馬懿的事情後,都忿忿不平,不少人主動向他請戰:“我等皆是大國名將,安忍受蜀國人如此羞辱?請都督允許我等出戰,與敵人一決雌雄。”

  司馬懿卻淡然道:“我並非不敢出戰,更不是甘心受辱。只是天子有明詔令我堅守勿出,若是讓你等出戰,豈不是有違君命?”

  他見將領們依舊面色不平,就又說道:“汝等既然都要出戰,那便等我奏明天子,然後再併力赴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