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389章 周魴賺曹休


  曹睿在司馬懿的舉薦下,加封郝昭為鎮西將軍,命他守禦陳倉道口。

  使者帶著聖旨離開之後,忽然有揚州司馬大都督曹休派人前來上表,說東吳的鄱陽太守周魴,願以全郡來降,並願意作為內應,請魏國儘早發兵攻取。

  曹睿看完表文之後,示意近侍又將奏表交給司馬懿觀看。

  後者迅速瀏覽了一遍表文內容,奏道:“此乃天賜良機,註定東吳當滅,臣願領一支大軍前去協助曹休進軍。”

  話音落下,下面的班列中有人站出來反對道:“吳人之言,反覆不一,不可深信。周魴更是智謀之士,怎會如此輕易投降?此乃是東吳的誘兵之計!”

  眾人轉頭看去,說話之人是建威將軍賈逵。

  司馬懿回道:“話雖如此,但曹休此言也不可不聽,機會難得也!”

  曹睿還是更相信司馬懿的判斷,於是果斷下了結論:“既然如此,還請仲達與賈逵一起去助曹休出兵。”

  隨後傳下旨令,命曹休帶領大軍去攻打皖城;賈逵帶著前將軍滿寵、東莞太守胡質,領軍攻打陽城,然後進軍東關;司馬懿則領軍攻打江陵。

  與此同時,東吳之主孫權,正在東關大會群臣,商議道:“鄱陽太守周魴秘密上表,說魏國的揚州都督曹休一直有進犯之意,所以他便將計就計,假作投降,引誘魏軍前來,然後以伏兵破之。魏國果然上當,兵分三路而來,諸卿對此有何高見?”

  大臣顧雍進言道:“拒敵大任,非陸伯言(陸遜)不可當也。”

  孫權其實也有此意,於是就加封陸遜為輔國大將軍、平北都元帥,統領御林大軍,並特意授其白旄黃鉞,文武百官,都任其調遣。

  陸遜領命謝恩,隨後舉薦了兩人為左右都督,與他一起分兵去迎擊魏軍。

  孫權對此毫無異議,問他要舉薦哪兩人?

  陸遜回道:“奮威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二人可為輔佐。”

  於是孫權下令,封朱桓為左都督,全琮為右都督。

  隨後陸遜便總領江南八十一州以及荊州兵馬總共七十餘萬大軍,讓朱桓在左路、全琮在右路,他自己領兵居中,分成三路浩浩蕩蕩地去迎擊魏軍。

  朱桓對陸遜建議道:“曹休任人唯親,並非智勇之將,他如今聽信了周魴之話,深入我國重地,元帥此去迎擊,必能將其擊敗。曹休一旦戰敗,只有兩條路可以撤軍,左路夾石、右路掛車。這兩條路都是山間偏僻的小路,地勢險峻。某願與全琮各自帶領一軍,埋伏于山中險要處,用柴木大石阻塞通路,則曹休可擒也。一旦捉到曹休,然後就可長驅直進,壽春唾手可得,然後便可兵窺許昌、洛陽二都,此萬世一時之良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