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351章 出兵平南患


  諸葛亮自從劉備死後,一直兢兢業業地輔佐後主劉禪,成都城中無論大小事情,都由他親自秉公決斷。

  東西兩川在他治理之下,可謂安享太平,幾乎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地步。

  再加上連年豐收,百姓們衣食無憂,凡是衙門派遣下來的各種差役,都爭先恐後地參與其中。

  因此蜀國倉稟之中,各種軍需器械等應用之物,盡皆完備,而公倉中的糧米也都堆得滿滿當當,府庫盈滿。

  建興三年,益州有緊急軍情上報:“蠻王孟獲,大起蠻兵十萬,犯境侵掠。建寧太守雍闓,結連孟獲造反,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太守高定,先後向其歸降,只有永昌太守王伉不肯反。如今雍闓、朱褒、高定等三人帶領部下人馬,正與孟獲一起,日夜攻打永昌城。王伉與功曹呂凱,發動百姓,死守城池,形勢萬分危急。”筷書閣

  丞相諸葛亮接報後向劉禪上奏道:“以臣所見,若是不能平定南蠻,實為國家之大患。臣當自領大軍,前去征討。”

  劉禪卻有些不放心:“東有孫權,北有曹丕,相父如今卻要離朕而去,萬一吳、魏來攻,如之奈何?”

  諸葛亮安慰他道:“東吳剛剛與我國聯盟,料來不會起異心,就算真有此意,也有李嚴在白帝城鎮守,此人戎馬一生,足可當陸遜也。而曹丕新敗,銳氣已喪,絕不敢再出兵遠征。何況有馬超把守漢中各處關口,陛下不必擔憂。臣又留下關興、張苞兩支精兵作為各處救應,定能保蜀國萬無一失。此次臣先去掃蕩南方,然後便可以北伐,以圖中原,才能報先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

  劉禪對諸葛亮的話從來不打回票,聽完後當即放下心來:“朕年幼無知,萬事皆由相父斟酌而行即可。”

  誰知官員中卻有人持不同意見,劉禪話音剛落,就有人站出來大聲說道:“不可,不可!”

  眾人轉頭看去,見出言之人原來是南陽人王連,表字文儀,官職是諫議大夫。

  王連出列後,直接對著諸葛亮說道:“南方是不毛之地,更是瘴疫之鄉,丞相身負治國重任,而親自遠征,非所宜也。何況雍闓等人不過是疥癬之疾,只需派一員大將前去征討,必然成功。”

  諸葛亮搖搖頭:“南蠻之地,是我蜀國偏遠之處,蠻人大多不習王化,想要收服並不容易,所以吾才要親自征討。此事處理起來,可剛可柔,其中需要仔細斟酌之處甚多,實在不可輕易託付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