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294章 半路見蔡琰


  四十萬曹軍日夜行軍,很快就過了洛陽,向西一直出了華山腳下的潼關,離長安已經不遠。

  曹操在馬上遙遙望見前方有一簇樹林,長得極其茂盛,於是問身邊的侍衛道:“此何處也?”

  侍衛回答道:“此地名為藍田,遠處林木之間,乃是蔡邕的莊園。如今由其女蔡琰,與她丈夫董祀在此居住。”

  蔡邕健在之時,與曹操的關係一向不錯,他有個女兒名叫蔡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才女蔡文姬,嫁給河東人衛仲道為妻。

  後來因董卓作亂,南匈奴乘機叛亂,匈奴左賢王將蔡文姬擄走去了北方,她還因此在北地生了兩個兒子,並創作了長歌《胡笳十八拍》。

  當這首長曲傳入中原之後,被曹操聽見,想起好友蔡邕一生沒有子嗣,唯一的女兒還被擄到了北方,於是派人攜帶千金前去北地贖回蔡琰。

  匈奴左賢王因為害怕曹操的強大勢力,二話不說就將蔡文姬放了回來,隨後她就在曹操的主持下,嫁給了董祀為妻。

  因為有這一段緣由,既然已經來到藍田,曹操便想要去看看故人之女。

  於是命令大軍繼續前行,他自己則帶了上百名侍衛,來到了蔡邕的莊前。

  當時董祀因為在外面出仕為官,所以不曾在家,蔡文姬聽說曹操來到,急忙命人大開中門,親自出來迎接恩人。

  隨後她帶著曹操來到客堂,請他上座之後,規規矩矩地見過禮,然後就起身侍立在曹操身邊。

  曹操有些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堂屋四周,看見牆壁上掛著一幅拓印的碑文圖軸,於是起身走了過去,問蔡琰道:“此文從何而來?”

  蔡琰當即回道:“此乃曹娥之碑也。昔日和帝之時,上虞有一名巫者,名曹旰,能起舞迎神。五月五日,因在舟中酒醉而舞,不小心墜江而死。他女兒年方十四,繞著父親淹死的江水痛哭了七晝夜,隨後跳入江中。五日之後,女兒的屍體竟然揹著父親的屍首一起浮上了江面,然後被百姓葬在江邊。上虞縣令度尚,將事情上奏朝廷,女兒因此被封為孝女。度尚就讓書法大家邯鄲淳寫了一篇文章,並刻在石碑上以作紀念。當時邯鄲潡年方十三歲,領命之後當即文不加點地一揮而就,然後石碑就被豎立在孝女墓旁,當時人人稱奇。妾身父親聽說之後,特意前去觀看,當時已經日暮西沉,視線不清,父親就以手撫摸碑文而讀之,然後取筆又寫了八個大字在碑後。後人又將此八字也鐫刻在了石碑上,這幅掛軸就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