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274章 穆順送密信


  孫權得知曹操再度南下的消息後,急忙傳令都督魯肅,先不要急著去討要荊州,立刻率領屯紮在陸口的大軍,向合淝、濡須一帶進軍並佈下防線。

  江東這邊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其實曹操這邊雖然已經有了南征的意向,暫時卻並沒有付諸於實際行動。

  而曹軍之所以未能大舉南下,歸根結底是源於參軍傅乾的一封諫書。

  “幹聞用武則先威,用文則先德;威德相濟,而後王業成。

  (我聽聞使用武力必須具有威懾力,使用文治必須施以恩德,只有威德相濟,才能成王者大業。)

  往者天下大亂,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吳與蜀耳。

  (往昔天下大亂,主公用武力平復,十成之中平復了九成,如今還剩下不肯聽從王命的勢力,只有東吳和西蜀。)

  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崇山之阻,難以威勝。

  (東吳有長江之險,西蜀有群山阻路,僅僅靠威德是不能取勝的。)

  愚以為且宜增修文德,按甲寢兵,息軍養士,待時而動。

  (我認為應該加強文治,廣施恩德,休養軍隊,等待時機。)

  今若舉數十萬之眾,頓長江之濱,倘賊憑險深藏,使我士馬不得逞其能,奇變無所用其權,則天威屈矣。惟明公詳察焉。”

  (若是帶領幾十萬大軍停頓在長江岸邊,萬一敵人倚靠天險固守不出,使我軍兵馬無法施展能力,計謀也無從用起,豈不是影響主公的威望,還請明察。)

  曹操看完諫書之後深以為然,於是不再有南征的念頭,開始在屬地興建學校,並大量聘請文士。

  又有侍中王粲、杜襲、衛凱、和洽四人,迎合上意,準備發動群臣推舉,尊曹操為“魏王”。

  荀彧的侄子中書令荀攸對此明確表示反對:“不可,丞相已經官至魏公,榮加九錫,已經是到了人臣的極限。如今若是再升為王爵,實在於理不合!”

  這話很快被有心人傳到了曹操的耳中,後者頓時大怒:“此人是想要仿效荀彧麼?”

  荀攸聽到曹操這句誅心之話後,一時間憂憤成疾,在床上臥病十多天之後,終於不治而亡,時年五十八歲。

  不過他也沒有白死,曹操得知他的死訊之後,為了避免落人口舌,還是讓群臣停止了推舉他為“魏王”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