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266章 馬超失翼城


  劉璋正與一群官員們在商議該如何抵抗劉備大軍之時,突然隨從來報,法正派人送來了一封書信。

  劉璋命將來人帶進大殿,接過書信後打開一看,見上面寫道:

  昨蒙遣差結好荊州,不意主公左右不得其人,以致如此。今荊州眷念舊情,不忘族誼。主公若得幡然歸順,量不薄待。望三思裁示。

  信寫得極其簡單,無非就是勸說劉璋投降,劉備念在同宗情誼上,絕不會虧待他云云。

  看完信後,劉璋忍不住勃然大怒,直接將書信撕碎,大罵道:“法正是個賣主求榮、忘恩負義的奸賊!”

  他當即命將送信使者趕出城去,然後派遣妻子的兄弟費觀,領兵前去把守綿竹關。

  費觀又保舉南陽人李嚴、字正方,與他一同帶領三萬兵馬守關。

  有益州太守董和、表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氏,上書向劉璋建議,讓他去向漢中借兵來抵抗劉備。

  劉璋對此深表懷疑:“張魯與我乃是世仇,豈肯出兵救我?”

  董和回道:“他雖然與主公有仇,但劉備如今屯兵雒城,一旦領兵東進,就是漢中地界。此正是唇亡齒寒之勢,若是能向張魯說清楚其中利害,他必然願意出兵。”

  劉璋此時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於是也就同意了董和的建議,親自寫了一封書信,派使者火速前往漢中求援......

  話說馬超自從與曹操戰敗之後,無奈只能領兵退回羌地,至今已經兩年有餘。

  兩年來他率領羌兵,縱橫於隴西州郡之間,所到之處盡皆歸降,只有翼城在刺史韋康的帶領下拼死抵抗,始終未被馬超攻克。

  翼城以一座孤城對抗馬超大軍,漸漸力不從心,韋康幾次派人去向夏侯淵求救,但後者沒能得到曹操首肯,因此始終不敢出兵救援。

  刺史韋康等得頭髮都白了,卻始終等不來救兵,眼看翼城已經山窮水盡,無奈之下只能與屬下商議:“不如向馬超投降。”

  參軍楊阜聞言淚流不止,向韋康哭道:“馬超等人乃是國之叛賊,怎能向他投降?”

  韋康苦惱道:“事已至此,不降又能怎樣?”

  之後不顧楊阜苦勸,命人打開城門,就此投降。

  誰知馬超率軍進城之後,卻對韋康冷笑道:“汝被逼投降,不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