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58章 江東露鋒芒


  這一句話說出來,頓時令劉備喜出望外,急忙讓童子去將候在門外的關羽和張飛叫進來,並將帶來的金帛禮物等一起送了上來。

  諸葛亮見劉備送的大禮很是豐厚,便搖搖手說了一句:“愧不敢當。”

  劉備笑道:“先生不要嫌棄,區區薄禮並不是聘大賢之禮,只是聊表劉備寸心而已。”

  諸葛亮又推辭幾次,最後拗不過劉備的堅持,也就勉強收了下來。

  當晚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也沒有再返回新野,而是就地在諸葛亮的草廬中休息了一夜。

  等到第二天早上,外出的諸葛均返回了草廬,諸葛亮對他囑咐道:“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得不出山助他成就大業。汝仍需在此處仔細躬耕,不要使田畝荒蕪。等我日後功成身退,還要回到這裡來隱居。”

  隨即劉備一行人就與諸葛均告別,帶著諸葛亮一起返回了新野城。

  自此以後,劉備便將諸葛亮視為老師一般,但凡有什麼猶豫難決的事情,都會認真向他請教。

  同時對他禮數周到,每天都要和他議論天下大事,幾乎到了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的地步。

  諸葛亮感念他的恩義,自然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天兩人商討起曹操會不會再度南下攻打荊州的事情,諸葛亮看完細作送來的情報後說道:“曹操已經在翼州挖了一座玄武池,用來訓練水軍,因此必有南下侵江南之意。此事絕不可輕視,還應多派細作過江去仔細打探。”

  劉備對此深表贊同,於是傳下命令,往許昌、翼州等處派出了足足上百名細作,隨時盯著曹操的一舉一動......

  視線轉到江東這邊,自從孫策死後,孫權便承襲了父親和兄長的基業,廣招賢士,一門心思要將父兄之業做得更加強大。

  他因此還在吳會設置了一座賓館,命顧雍和張紘主持,專門接納四方賓客。

  隨著一系列招賢納士的舉措進行下去,各地人才互相推薦、擁擠而來。

  孫權麾下一時間名士雲集,有來自會稽郡的闞澤、字德潤;來自彭城的嚴畯、字曼才;來自沛縣的薛綜、字敬文;來自汝陽的程秉、字德樞;來自吳郡的朱桓、字休穆,陸績、字公紀;江東本地人張溫、字惠恕;來自烏傷地區的駱統、字公緒;來自烏程地區的吾粲、字孔休等等。

  這麼多文士大大填充了江東的官僚體系,孫權也都予以接納使用,對這些人的待遇都相當優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