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44章 巧遇司馬徽


  劉備躍馬過了檀溪之後,想起剛才的盧馬的神奇表現,有一種做夢般的不真實感。

  “如此寬闊之澗,竟能一躍而過,莫非真有天意註定?”他伸手摸了摸的盧馬的鬃毛,自言自語道。

  就這樣一路往西南方向行去,襄陽城巨大的城郭終於漸漸消失不見,劉備在馬上辨認了一下方向,決定繞過襄陽,從南漳方向返回新野。

  這時日頭即將西沉,暮色漸起。

  他遙望四周想要看看有沒有村莊一類,恰好看見前方的鄉間小路上,一頭老牛緩緩走來,牛背上還騎著一個十來歲年紀的牧童。

  牧童的手裡把玩著一把竹製的短笛,稍後被他橫在唇間吹響,笛聲清亮而悠揚。

  鄉野之間、日落之際,一頭老牛和一個吹笛的牧童,這一幕宛如水墨構成的畫面,平淡而又寫意。

  劉備目睹這一幕,想起半生沉淪官場、勾心鬥角的往事,忍不住大生感慨:“吾不如此幼子愜意也!”

  老牛載著牧童慢慢接近,劉備便勒馬讓在了道邊,等這一人一牛先過。

  誰知老牛來到面前,牛背上牧童突然收住了笛聲,對著劉備上下打量幾眼後,老氣橫秋地問了一句:“將軍莫非是大破黃巾的劉玄德?”

  劉備大奇,忍不住問道:“汝不過是個偏僻村莊的小童,怎會知道吾之姓字?”

  牧童搖搖頭:“其實我並不認識閣下,只因常在師父身邊服侍,經常有客來訪,他們總會說起有一人名叫劉玄德,身長七尺五寸、垂手過膝、目光能自視其耳,乃是當世之英雄。我看將軍的長相,與話中所說一模一樣,因此才會問起。”

  劉備頓時好奇道:“汝師何人也?”

  那牧童露出一臉的自豪:“吾師複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潁川人氏,道號‘水鏡先生’。”

  劉備又問:“你說常有客來訪,又常常會說起我,請問你師父都與誰為友?”

  牧童倒是有問必答:“與我師父來往最密者,一個是襄陽的龐德公、另一個則是龐統。”

  劉備從來沒聽過這兩人的名字,於是追問道:“你口中的龐德公與龐統,究竟是什麼人?”

  牧童嘻嘻一笑,竟然很是健談:“此二人乃是叔侄,龐德公字山民,長俺師父十歲。龐統字士元,小俺師父五歲。某日我師父在樹上採桑,恰好龐統來訪,就坐在樹下與我師父高談闊論,一直說了大半天也不覺得疲倦。吾師甚愛龐統,稱之為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