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58章 神亭嶺鏖戰


  孫策當即帶著周瑜與朱治和呂範等人相見,雙方見禮過後,周瑜問孫策道:“吾兄欲成大事,可知江東有‘二張’乎?”

  孫策搖頭:“何為‘二張’?”

  周瑜回道:“其第一人乃是彭城張昭,字子布;另一人是廣陵張紘,字子綱。此二人都有經天緯地之才,因躲避戰亂而隱居於江東,兄長何不重禮聘之?”

  孫策聽後頻頻點頭,當場就讓人備了厚禮,前往江東去禮聘,誰知二人並不為所動,都推辭不來。

  周瑜得知後勸孫策親自前往,孫策也是求賢若渴,二話不說親自去了,分別與二張一番推心置腹的暢談之後,兩人被孫策誠意感動,先後應允了下來。

  於是孫策拜張昭為長史,兼任撫軍中郎將;張紘為參謀正議校尉,一起商議之下,決定先向劉繇開刀。

  這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氏,也是漢室宗親,是太尉劉寵的侄子、兗州刺史劉岱的弟弟。

  他曾任揚州刺史,駐紮兵馬於壽春,後來被袁術趕過了長江來到江東,因此屯兵在曲阿。

  聽到孫策馭兵來到,劉繇急忙召集手下眾將商議。

  部將張英說道:“某願領一軍屯於牛渚,孫策就算有百萬大軍,也不能越過我半步去!”

  話音剛落,帳下有一人高叫道:“某願為前部先鋒!”

  眾將循聲看去,原來是東萊黃縣人太史慈!

  當初太史慈為孔融解了北海之圍後,就來到了劉繇這裡,因此被收於帳下。

  劉繇聽見太史慈的話後搖頭道:“你年紀尚輕,不可為大將,還是在我身邊聽令即可。”

  太史慈臉色頓時有些不喜,卻也不再爭辯什麼,抱拳退了下去。

  數日之後,張英領著兵馬到了牛渚,大軍足足帶來了十萬石糧草,將糧庫堆得滿滿當當。

  孫策兵馬不多,卻不知為何竟然放棄了防守,反而主動來到陣前挑戰。

  張英自恃兵強馬壯,指揮著兵馬與孫策戰成了一團,孫策軍不敵,被打得步步後退。

  正當張英自鳴得意,指揮大軍節節推進之時,後方卻突然起了亂子,遙遙望見有熊熊大火燃起,沖天而起的黑煙將天空都遮蔽了起來。

  張英見起火之處似乎正是自己屯糧的倉庫,頓時大驚失色,急忙鳴金收兵,想要帶著大軍迴轉去救糧草。

  然而此時原本似乎被壓得即將崩潰的孫策軍卻突然勇猛了起來,所有士兵都在孫策帶領下全力進攻,戰鼓擂得震天響。

  張英情知中計,卻又無計可施,只是一疊聲地命令大軍全速撤回。

  兵士們被主將後撤的命令催得著急,又不能返身接戰,被孫策軍一陣猛攻之後陣形大亂。

  張英心裡清楚,如今糧草被人燒了,大軍最多三日之後就要出亂子,因此也顧不得再與孫策對陣,領著殘兵放棄了牛渚,往深山裡逃去了。

  在張英大軍背後率領兵士放火燒糧的將領共有兩人,分別是九江壽春人蔣欽、字公奕,和九江下蔡人周泰,字幼平。

  這兩人本來在亂世之中,聚眾在揚子江中靠劫掠為生,因為久聞孫策的豪傑之名,因此乾脆帶著三百餘名手下前來相投。

  有英雄來投,孫策自然是大喜,將兩人都封了軍前校尉,留在了軍中效力。

  張英被打跑之後,孫策當然是毫不客氣地將原本屬於張英的糧倉笑納了下來,因此得到的糧食、軍器不計其數,甚至還得了四千餘名降兵。

  他將軍隊整頓一番之後,繼續往神亭方向進軍。

  張英敗退之後,帶著殘兵敗將回去見了劉繇,劉繇自然是大怒,要讓左右將張英推出去斬首示眾。

  好在謀士笮融和薛禮苦苦相勸,才算是保下了張英一條小命。

  劉繇就命他帶領兵馬駐紮在零陵城,他自己則親自領兵在神亭嶺南邊山腳下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