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35章 領軍破青州


  李傕聽見朱儁這句話,倒是來了點興趣,追問道:“曹孟德如今在何處?”

  朱儁回答道:“曹操如今為東郡太守,正好與青州賊所去不遠。他現在手下兵馬不少,若是命此人討賊,則黃巾賊指日可破!”

  對於德高望重的朱儁說的話,李傕還是表示了一定的尊重,當即請獻帝寫了詔書,派人星夜去東郡傳旨,命令曹操與臨近的濟北相鮑信一同起兵破賊。

  旨意來到東郡,曹操接旨後毫無二話,當即與鮑信會和後一同領兵,向著黃巾軍佔領的壽陽發動了進攻。

  鮑信的領兵本事一般,偏偏信心十足,首當其衝地帶著軍隊衝入了被黃巾軍佔領的腹地,結果反而被包了餃子,本人更是慘死於亂箭之下。https:/

  相比起來曹操用兵就要老到許多,他穩步推進、見招拆招,以精兵強將對陣由農民組成的黃巾軍可謂戰無不勝。

  如此一路驅趕著黃巾賊到了黃河以北的濟北,投降的黃巾軍足有數萬人。

  曹操當即命這投降的幾萬黃巾軍作為前驅,一路所過之處,敵軍爭相投誠。

  不過三四個月的時間,曹操便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了青州之亂,招安到降兵三十餘萬,另有男女老幼足足百萬餘口。

  曹操選擇降兵中的精銳,組成了一支“青州軍”,其餘百萬多口人,則全部釋放後讓他們在大後方務農。

  因此曹操不但兵力強盛,後方的糧草供給也大為富裕,從此威名日重。

  成功解決青州黃巾軍之亂後,曹操便命人將捷書送到長安,朝廷因功封他為四鎮將軍之一的鎮東將軍。

  從此曹操坐鎮兗州,名正言順地開始招賢納士,而天下賢才也慕其威名,爭相來投。

  其中有叔侄二人,都是潁川穎陰人氏,叔叔姓荀名彧,字文若,是東漢名士荀淑的孫子、曾任濟南相的荀緄之子。

  他曾經事從袁紹,如今毅然捨棄了袁紹而來投奔曹操。

  曹操與荀彧交談後,被他言語中顯露出來的才學與智慧所折服,不由心情大悅,由衷道:“吾得文若,猶如高祖得子房也!”

  隨即便讓荀彧擔任了行軍司馬一職。

  荀彧的侄子名荀攸,字公達,也是海內名士,曾經在朝中官拜黃門侍郎,後來曾密謀刺殺董卓而受到牽連,最後棄官回家賦閒至今,被曹操封為行軍教授。

  荀彧受到曹操重用後心存感激,進言道:“某聞兗州還有一賢士,主公不妨使人查詢之。”

  曹操問他是誰,荀彧回道:“此人姓程名昱,乃是東郡東阿人,字仲德。”

  “此人吾亦聞名久矣!”曹操說道,“只是諸事纏身,一直未能相請,如今公達既然說起,吾再下帖禮請!”

  於是準備了一份重禮,再派心腹持著自己親筆書寫的帖書前去尋訪程昱。

  那心腹倒也會辦事,走訪了一段時間之後,得知程昱藏在山中讀書,就將禮物與手帖恭敬送上,程昱感念曹操誠意,於是下山來見。

  曹操又得了一名俊才,自然高興非常,來到曹營的程昱又對舉薦人荀彧說道:“某孤陋寡聞,其實才識有限,不足以當公之推薦。但公同鄉有一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是當今賢士,何不奏請主公將其也羅致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