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31章 西涼軍再反


  董卓伏誅之後,呂布猛然想起城中還有一個心腹大患尚在,於是舉著天子詔書繼續大喊:“尚有助紂為虐者,董賊智囊李儒未除,誰人願往擒之?”

  李肅將手中的人頭交予呂布,回道:“某願往之!”

  於是呂布點了百來名甲士給他,李肅領著隊伍正要轉身而去之際,忽然聽見朝門外嘈雜聲起。

  隨後有值日軍官飛速跑來稟報,竟然是李儒的家奴已經將他綁送到了宮門之外。

  呂布深感詫異,這邊刺殺董卓的事情剛剛結束,那邊李儒居然也同時落網,誰敢相信這其中沒有人在背後操作?

  他轉頭深深看了一眼在宮門外按劍矗立的王允,心頭湧出一絲寒意來,掄起老謀深算,只怕朝中無人及得上這位老司徒。

  如今董卓已然伏法,王允心中可謂快意無比,當即命將其屍首載於板車之上游街示眾。

  看守屍體的軍士見董卓肥胖無比,於是用燈繩塞入其肚臍之中點燃,由於動作粗暴的緣故,董卓肚腹內的脂肪流淌了一地。

  裝著屍首的牛車繞著長安城轉了一圈,城中百姓大都是當初被董卓強逼著遷移到長安的洛陽父老,對他可謂是恨意滔天。

  眼看著罪魁禍首已經身首分離,卻還是覺得不夠解恨,依然對著屍體唾罵不休,再額手相慶一番。

  王允又命呂布與皇甫嵩、李肅帶領軍兵五萬,到長安城外的郿塢去抄沒董卓的家產和人口。

  原本留守在郿塢之中的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聽到探馬飛報回來董卓伏誅的消息,頓時驚得魂飛天外,又得知領兵前來的是溫侯呂布,哪裡還敢在郿塢裡呆下去?

  四人領著剩餘的飛熊軍連夜往涼州方向逃去,因為害怕呂布追趕,甚至連郿塢中的財寶和人口都沒敢帶走多少。

  呂布帶著大軍到達之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將日思夜想的貂蟬先送進了自己的大營。

  同行的御史中丞皇甫嵩乃是朝廷老臣,眼看呂布關心的居然只是董卓房中的一個姬妾,忍不住暗暗皺眉,當即命人將郿塢中的良家女子盡數釋放。

  但是其他董卓的親屬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被李肅不分老幼悉數誅殺,董卓那個九十餘歲的老母親自然也不能倖免。

  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更是被當場斬首示眾,而郿塢中收藏的數十萬兩黃金、幾百萬兩白銀,另外綺羅珠寶、器皿糧食之類更是不計其數,統統被大軍收繳一空。

  司徒王允多年的謀劃終於成功,自然是喜不自勝。

  如今的朝廷百官更是隱隱以他為首,於是乾脆大開宴席,一來為犒賞三軍、二來也算是與文武百官開一場慶功盛宴。

  誰知道宴席開得正熱鬧之際,突然有軍士來報:“董卓暴屍於市,卻忽有一人伏屍大哭!”

  王允又驚又怒:“董賊伏誅,士民皆彈冠相慶,為何此人卻要痛哭,莫不是漏網黨羽?速速派出武士,去與我擒來!”

  過不多久,武士將痛哭之人帶上了朝堂,文武百官看清此人相貌之後頓時面面相覷,人人驚詫不已!

  原來來者不是別人,竟然是當世名家、高陽鄉侯、世人稱之為“蔡中郎”的侍中蔡邕!

  高居首座的司徒王允也是頗感詫異,於是叱問道:“董卓乃是逆賊,今日伏誅正是國之大幸。汝身為漢臣,卻為何不為國慶幸,反而要為逆賊痛哭?”

  蔡邕嘆一口氣:“邕雖不才,也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賊?只是想起昔日董卓於我也算有知遇之恩,因此忍不住要為他哭上一場,自知有罪,不敢狡辯。如今寧願被黥首斷足,只願續寫漢史,以恕我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