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24章 孫堅攻劉表


  一場大戰,袁紹和公孫瓚都沒佔到什麼便宜,此後雙方心照不宣地收兵守住了營盤,誰也沒再主動進攻。

  其實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兩人都已經沒了進取之心,只是都不願意搶先撤兵,免得被對方奚落自己膽小無能。

  局面就這麼僵持住了,直到一個多月後,盤踞在長安的董卓得到了雙方大戰的消息。

  謀臣李儒感覺這是一個樹立董卓威信並緩和與諸侯關係的好機會,於是進言道:“袁紹和公孫瓚,都是當世諸侯中之豪傑。如今雙方既然在磐河對峙,太師倒不如借天子名義發一道詔去,並派人前往勸和。這二人或許能因此感恩,從此不再與我等作對!”

  董卓點頭道:“文優此言大善,吾便依此而行!”

  第二天董卓就以獻帝名義發了一封詔書,派太傅馬日磾與太僕趙岐攜帶詔書來到了磐河北邊,袁紹得知天子使者駕臨,帶著親衛隊遠遠迎出百里之遙。

  袁紹拜讀詔書後當即表示遵旨,馬日磾與趙岐又在次日將詔書送到了公孫瓚處。

  此時的公孫瓚早已有了退兵之心,恰好有了這麼天大的一個臺階,自然是就坡下驢,甚至還親手寫下書信一封,命人送到了磐河東岸的袁紹手中。

  等到馬日磾和趙岐起身回京之後,袁紹與公孫瓚的大軍也終於拔營,先後離開了磐河兩岸。

  劉備對趙雲有些戀戀不捨,只是又無法向公孫瓚開口討要他麾下的將領,趙雲體會到了劉備的心思,他對這位漢室宗親也頗有好感,因此私底下對劉備也交了底:“某本來以為公孫瓚是世之英雄,因此特意來投,誰知這些時日看下來,此人與袁紹之輩其實並無分別!”

  劉備聽到這話,也沒有為公孫瓚辯解什麼,只是拱手對趙雲說道:“子龍莫急,暫且屈身於此,日後你我總有再見之時!”

  隨後雙方灑淚而別。

  另一邊在南陽的袁術得知袁紹得了翼州,特地派使者攜帶了些禮物來見袁紹,並問袁紹能否支援軍馬千匹。

  袁紹自然是不肯做這個冤大頭的,當即將使者趕了回去,袁術得到回報後大怒,從此兩兄弟之間便產生了隔閡。

  袁術所在的南陽今年收成不好,所以軍中糧草短缺,他又派使者趕往荊州,想要問劉表借糧二十萬石。

  只是整個天下都剛剛經過黃巾軍荼毒,無論哪郡哪州,糧食都是緊缺之物,劉表的荊州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又哪裡肯借糧給袁術?

  後者就此懷恨在心,偷偷派遣心腹給孫堅送了一封密信,信上說道:“此前劉表之所以攔截公之大軍,就是吾兄袁本初之謀。如今吾得密報,本初又與劉表密謀,欲偷襲江東。公不如先下手為強,迅速出兵討伐劉表。吾這裡同時出兵攻袁本初,如此公之仇可報亦!事成之後,公得荊州,吾取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