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5章 十八路諸侯


  北平太守公孫瓚,在收到曹操檄文後不久後,親自統領一萬五千精兵南下,以助曹操討伐董卓。

  此人也是貴族出身,但是因為其母親出身低微,因此成年後只是做了個主辦文書的小小佐官。

  不過他相貌俊偉、聲音洪亮而且才智出眾,很快受到了當時涿郡太守的賞識,甚至將女兒都許配給了他。

  得到岳父幫助之後,公孫瓚拜在盧植門下為弟子,與劉備可謂是同門同窗,因此兩人的關係極好。

  拜師盧植之後,公孫瓚在太守劉其手下做了一任御車,隨後又升為遼東屬國長吏,接著因為在關外巡邏時殺退數百鮮卑騎兵,積功做了涿縣縣令。

  光和年間,邊章、韓遂叛亂,公孫瓚率領三千精騎立下功勞並被升為騎都尉,而當時的劉備還在涿縣販賣草鞋。

  公孫瓚在與關外胡人作戰之中,受胡人騎射的影響,深感一支精銳騎兵在戰場上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於是以身邊善射之士為基礎,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

  由於他最愛白馬,這一支騎兵部隊裝備的也是清一色的白馬,臨陣必呼:“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

  因此這一支作戰勇敢的騎兵部隊,便被人稱為“白馬義從”。

  曹操討伐董卓的檄文發出之後,眼看著天下震動、四方景從,公孫瓚自然不甘落後,要知道董卓一旦兵敗,天下局勢必然會再次鉅變,這一杯羹說什麼也是要爭上一份的。

  因此他親自帶著一萬五千北平的精銳部隊,星夜從北方南下往洛陽方向趕去。

  這天部隊行軍經過德州的平原縣,突然有斥候回報,前方桑樹林裡發現有百來名騎兵在道旁等候,還打著漢軍旗號。

  公孫瓚微微一笑,心裡已經猜到了來者是誰。

  果然過不了多久,前方一面旗幟飄搖,繡著一個大大的“劉”字,旗幟下那百來名騎兵正在向這邊飛奔。

  公孫瓚遠遠看清奔在馬隊最前方的騎士面貌之後,笑著驅馬上前,朗聲道:“玄德賢弟,別來無恙否?”

  前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在平原縣擔任縣令的劉備。

  以他的敏銳嗅覺,豈能嗅不出這次聯軍討伐董卓、背後蘊含的巨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