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7章 師成階下囚


  曹操字孟德,有個小名叫做“阿瞞”,沛國譙郡人。

  他父親曹嵩乃是九卿之一的大鴻臚,本來複姓夏侯,因被大長秋曹騰收為義子,為了討其歡心,乾脆就改姓為曹。

  曹操此人從小頑劣,喜歡打獵、歌舞,素來有權謀機變之才。

  曾經有曹操的叔父見他遊手好閒不幹正事,於是找到他父親曹嵩告狀,曹嵩因此讓叔父把曹操叫過去準備好好教訓一番。

  誰知道曹操在他叔父過來的時候突然倒地不起,情狀彷彿中風,他叔父見到後大驚失色,急忙又去告訴了曹嵩。

  曹嵩聽說兒子中風,嚇去了半條老命,急急忙忙趕到曹操房中時,卻見他正箕踞在榻上讀著竹簡。

  曹嵩看著仿若無事的兒子奇怪道:“汝叔父明明說你中風不起,如何這麼快就痊癒了?”

  曹操詫異道:“孩兒何來中風?必是叔父不喜,故意枉言的吧?”

  從此曹嵩對於兄弟說的關於曹操的壞話一句都不願再聽,曹操更加恣意放蕩起來。

  當朝三公之一的太尉喬玄卻對曹操青睞有加,甚至曾經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看天下漸亂,非命世之才不能匡扶,能夠安撫天下者,豈非正是君乎?”

  因為這一句話,此後曹操一直將喬玄視為第一知己之人。

  當時的名士何顒也曾經說過:“漢室若亡,能安天下者必曹操也!”

  有汝南平輿的名士許邵,與其堂兄許靖共創“月旦評”,專評天下賢才。

  喬玄曾對曹操說:“汝欲出人頭地,必得許邵之點評方可!”

  於是曹操就在喬玄的建議下特地去求見許邵,希望能得到他的評語。

  一開始許邵並不願說什麼,直到被曹操再三追問之後才說了一句:“汝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於是曹操仰天大笑而去,其後不久,剛剛二十歲的曹操就因此評語而被州郡舉薦,進洛陽做了郎官,實授洛陽北部尉。

  洛陽是東漢都城,城中皇親國戚無數,要治理起來很是有些難度。

  曹操一上任就重申各種禁令,為了嚴肅法紀,更造了五種顏色的大棒十幾根懸掛在衙門左右,言明“但有犯禁、皆棒殺不赦”!

  當時有極受靈帝寵信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反了禁令,在夜晚佩刀出行,正好被巡夜的曹操捉住,當場用大棒杖斃。

  曹操因此名聲大振,洛陽的權貴子弟們也不敢再囂張跋扈,洛陽城的風貌都為之一新!

  不過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以蹇碩為首的一眾權貴,雖然礙於其父親曹嵩的關係,不敢明目張膽地對他下手,但還是在他二十三歲這年,也就是熹平六年,將他明升暗調到了遠離洛陽的頓丘任了一介縣令。

  直到張角率太平道起事,頓丘令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得知潁川戰火正酣,於是領著五千軍馬星夜趕來,正好遇見了波才這一支敗軍。

  此時的波才哪裡還有心思與曹操軍對壘,身後皇甫嵩和朱儁追得正急,如果在這裡耽誤時間太長,再被後面的追軍一圍,只怕自己插上翅膀也飛不掉了!